[发明专利]一种含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6429.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玲;郑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百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68 | 分类号: | A61K8/68;A61K8/9789;A61K8/9794;A61Q17/00;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酰胺 组合 护肤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包含以下成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矿油、甘油、硬脂酸、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矿脂、山茶籽油、鲸蜡硬脂基葡糖苷、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甘油硬脂酸酯、香精、EDTA二钠、辛酰羟肟酸、对羟基苯乙酮、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神经酰胺组合物、卡波姆、氢氧化钠、尿囊素、丁二醇、植物提取物、余量为纯化水。本申请适合各种肌肤使用,使肌肤恢复活力,促进新陈代谢。通过调制神经酰胺比例,能保持角质层水分的平衡,使因使用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处理而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丧失得到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皮肤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皱纹是皮肤老化的最初征兆,皱纹进一步发展便会在皮肤上形成较深的褶子,25岁以后,皮肤的老化过程开始,皱纹渐渐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容护肤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向“天然化、营养化、疗效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市场上的祛皱护肤品中大多数都含有香精、防腐剂、乳化剂、铅、汞等对皮肤有害的物质,这些护肤品容易引起人们皮肤过敏,甚至对人体器官的功能造成损伤。针对上述情况,特提出一种含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
神经酰胺又称神经鞘脂类,是神经鞘脂类共有的结构单位,是存在于皮肤的一种脂类,在表皮角质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肪酸在鞘氨醇的氨基上具有酸酞胺键的结构,在其上如果结合糖,就成为鞘糖脂类结合磷酸胆碱,就成为神经鞘磷脂。神经酰胺是鞘脂类的中间代谢产物,尤其在生物合成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血小板以外仅少量存在。患有遗传性脂类积蓄症之一的病的病人在小脑、肾脏中积蓄着大量神经酰胺。近年研究表明,当皮肤出现干燥、脱屑、开裂现象,其屏障功能明显降低时,皮肤补充神经酰胺可迅速恢复保湿和屏障功能。神经酰胺由鞘氨醇和脂肪酸组成,是人体肌肤角质层的主要成分之一,连同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神经酰胺具有不透水性,保护器官防止由于蒸发造成的过度水分丢失。神经酰胺也有助于脂类在角质层中更好的布置。
本申请文件提供一种天然、无副作用,具有多重护肤效果,并可辅助治疗与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皮肤病的含有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适合各种肌肤使用,使肌肤恢复活力,促进新陈代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神经酰胺组合物的护肤品,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矿油3~5%、甘油2~4%、硬脂酸1~2%、鲸蜡硬脂醇1~3%、聚二甲基硅氧烷2~4%、矿脂1~2%、山茶籽油2~3%、鲸蜡硬脂基葡糖苷0.5~1%、甘油硬脂酸酯1~2%、PEG-100甘油硬脂酸酯0.5~2%、香精0.5~1%、EDTA二钠0.5~2%、辛酰羟肟酸1~2%、对羟基苯乙酮1~2%、聚丙烯酰胺1~2%、C13-14异链烷烃0.5~1%、月桂醇聚醚-71~2%、神经酰胺组合物2.5~7%、卡波姆1~2%、氢氧化钠0.5~1.5%、尿囊素1~1.5%、丁二醇1~2%、植物提取物5~8%、余量为纯化水。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神经酰胺组合物包括神经酰胺-1、神经酰胺-3、神经酰胺-6Ⅱ,其中各成分占总质量的配比为:神经酰胺-11~2%、神经酰胺-31~3%、神经酰胺-6Ⅱ0.5~2%。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植物提取物为仙人掌提取物、燕麦麸皮提取物、麦冬根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百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百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