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用加工液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6583.9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4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关佳亮;郭奎崇;尚海洋;徐真真;王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M177/00;C10N30/04;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lid 磨削 砂轮 在位 电火花 精密 修形用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精密电火花修形用加工液,属于电火花精密加工领域。加工液的组成成分为:三元聚羧酸、三乙醇胺、石油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松香、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均三嗪、聚醚酯、山梨醇酐月桂酸酯、高碳醇、正辛酸、巯基苯并噻唑、去离子水。该加工液在符合电火花加工所要求的电导率较低,能够进行放电蚀除的同时,还具有杂质少对ELID专用磨削液电解修锐功能无影响特点。解决了传统加工液在进行ELID磨削在位电火花精密电火花修形时参入ELID专用磨削液后使磨削液的电导率降低、影响电解修锐功能,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同时该加工液以去离子水为基础液,其中的添加剂成分所占比例较少,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领域为金属基超硬磨料砂轮的精密加工。具体涉及为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用加工液,解决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精密修形难题,提高磨削加工精度和质量。
促进硬脆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背景技术
ELID磨削技术在具有砂轮形状精度保持性高,能够进行在线修锐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所用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修形难的难题。电火花加工技术能够对金属难加工材料进行复杂形面的精密加工,可实现砂轮的进行精密修形。然而针对在位电火花修形、在线电解修锐(ELID磨削)精密加工方法而言,传统的电火花加工液(煤油、含芳烃的矿物油)在对砂轮进行修形时,会渗入到ELID磨削液中,使磨削液对砂轮的在线电解修锐功能降低。采用去离子水为介质的加工液虽然可以克服煤油的缺点,但却存在着电导率不稳定,放电效率低,放电火花大小难以控制的缺点。本发明针对上述电火花加工介质应用于在位电火花修形时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用加工液。
发明内容
针对ELID磨削金属基超硬磨料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中传统电火花加工液煤油存在污染ELID磨削液,使砂轮的电解修锐功能降低和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的电导率不稳定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用加工液,既能够满足作为放电介质达产生火花放电到蚀除金属的目的,又能够减小放电间隙和稳定放电火花能量使蚀除量微小均匀。同时该加工液具有良好的冷却、排屑、防锈、润滑、清洗等作用,可以提高电火花加工精度和效率,使电火花更加均匀,保证电火花加工工件的加工速度、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不会影响ELID磨削液的电导率,且添加剂成分所占比例少,对环境无污染。
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用加工液,其特征在于:三元聚羧酸、三乙醇胺、石油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松香、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均三嗪、聚醚酯、山梨醇酐月桂酸酯、高碳醇、正辛酸、巯基苯并噻唑、去离子水。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0.76%~1.03%的三元聚羧酸、1.3%~2.1%的三乙醇胺、1.1%~1.7%的石油磺酸钠、0.67%~1%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1%~2.8%的聚乙二醇、1%~1.3%的松香、1.1%~1.5%的聚乙烯醇、1.2%~2.1%的均三嗪、2%~2.6%的聚醚酯、1.1%~1.6%的山梨醇酐月桂酸酯、0.3%~0.5%的高碳醇、1%~1.4%的正辛酸、1.3%~1.8%的巯基苯并噻唑、78.77%~85.07%的去离子水。
该加工液在使用时,需与去离子水以1:20的比例稀释。
一种基于ELID磨削的砂轮在位电火花精密修形用加工液,其特征在于,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S1将三元聚羧酸和三乙醇胺以1:1~1.2的比例混合配制,均匀搅拌8-10min,混合温度为30℃~35℃,制作防锈剂复配剂;
S2将S1配制的复配剂与聚醚酯、高碳醇、山梨醇酐月桂酸酯、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匀速搅拌35~40min,混合温度为30℃~40℃;
S3将石油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松香、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正辛酸、三乙醇胺添加到S2配制的备用溶液中,升温至45℃~50℃进行混合,均匀搅拌35~40min,冷却至25℃~30℃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供带机构
- 下一篇:一种抗腐蚀性气溶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