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气流内循环的防护服及其气流内循环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47403.9 申请日: 2020-04-28
公开(公告)号: CN111567918A 公开(公告)日: 2020-08-25
发明(设计)人: 黄祥富;严宏;李士刚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鼎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1D13/002 分类号: A41D13/002;A41D13/005;A41D13/12;A41D27/28
代理公司: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代理人: 孙强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气流 循环 防护服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流内循环的防护服及其气流内循环方法,其防护服包括气流内循环单元以及防护服,该气流内循环单元设置在该防护服中,该气流内循环单元首先将外部空气加压后送入该防护服中,而后该气流内循环单元将该防护服中的空气即时抽出并排放到该防护服的外部,该气流内循环单元包括外部空气压入系统以及内部空气吸出系统,该外部空气压入系统以及该内部空气吸出系统同时设置在该内腔中,其中,该外部空气压入系统用以将外部空气加压后送入该内腔中,该内部空气吸出系统用以将该内腔中的空气即时抽出并排放到该防护服的外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服及其气流内循环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气流内循环单元的防护服及其气流内循环方法,工作的时候,该气流内循环单元首先将外部空气加压后送入该防护服中,而后该气流内循环单元将该防护服中的空气即时抽出并排放到该防护服的外部,通过该气流内循环单元加速该防护服内外的空气互换,同时加速空气在该防护服中的循环流动,以提升防护服的排热、排汗并增强防护服的透气性。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其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医用防护服的性能主要包括防护性、舒适性、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其中,防护性是医用防护服最为重要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液体阻隔、微生物阻隔和对颗粒物质的阻隔等方面。液体阻隔性指医用防护服应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体的渗透,具有4级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体。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将携带的病毒传染给医务人员。微生物阻隔性包括对细菌和病毒的阻隔。对细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向病人的手术创面的接触性传播(和反向传播)。对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医护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时,其中携带的病毒引起医患之间交叉感染。颗粒物质阻隔性指防止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被吸入或附着在皮肤表面被人体吸收。

防护服的舒适性包括透气性、水蒸气穿透性、悬垂性、质量、表面厚度、静电性能、颜色、反光性、气味和皮肤致敏性等。最主要的是透气、透湿性能,为了增强防护效果,防护服面料通常经过层压或复膜处理,造成厚重且透气、透湿性差,长期穿着不利于排汗排热。抗静电性要求是为了防止在手术室内静电会导致手术服吸附大量的灰尘和细菌对患者伤口不利,同时防止静电产生的火花引爆手术室内的挥发性气体、影响精密仪器的准确性。

防护服的物理机械性能主要指医用防护服材料的抗撕裂、抗穿刺、耐磨损等能力。避免撕裂、刺破处为细菌和病毒传播提供通道,耐磨损可以防止落絮处为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提供场所。

上述的防护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了,但是上述的防护服由于其防护性能的要求,所以其透气性必然较差,所以在使用者穿戴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不透气,长期穿着不利于排汗排热的情况,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气流内循环的防护服,其包括气流内循环单元以及防护服,该气流内循环单元设置在该防护服中,该气流内循环单元首先将外部空气加压后送入该防护服中,而后该气流内循环单元将该防护服中的空气即时抽出并排放到该防护服的外部。

该防护服包括头套部分、体套部分、衣袖部分以及衣腿部分,其中,该头套部分连接在该体套部分顶部,该衣袖部分连接在该体套部分两侧,该衣腿部分连接在该体套部分下方,该头套部分、该体套部分、该衣袖部分以及该衣腿部分连接形成整体的该防护服,该防护服具有内腔。

该气流内循环单元包括外部空气压入系统以及内部空气吸出系统,该外部空气压入系统以及该内部空气吸出系统同时设置在该内腔中,其中,该外部空气压入系统用以将外部空气加压后送入该内腔中,该内部空气吸出系统用以将该内腔中的空气即时抽出并排放到该防护服的外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7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