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verhauser效应的新型射频激励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7456.0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40 | 分类号: | G01V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verhauser 效应 新型 射频 激励 系统 | ||
1.一种基于overhauser效应的新型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射频信号源模块、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及射频激励模块,射频激励模块为Alderman-Grant线圈;射频信号源模块产生射频激励信号,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对射频激励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射频激励模块产生电磁波并对工作物质进行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物质为4-Oxo-TEMP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信号源模块包括与AD9959连接的MCU、晶振,AD9959还与低通滤波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功率放大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衰减器、A类功放、匹配网络、AB类功放、匹配网络,DC/DC电源为射频功率放大模块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lderman-Grant线圈包括线圈体(1)、保护环(2)、线圈翼(3)以及调谐电容(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lderman-Grant线圈的等效电路中,线圈保护环(2)等效为电感L1,线圈翼(3)之间等效为电容C1,线圈开槽(5)部分等效为电感线圈保护环(2)与线圈翼(3)之间等效为电容C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电容(4)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0表示线圈角频率,且w0=2πf0,f0表示线圈谐振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尺寸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H表示线圈体(1)的高度;μ0表示真空中的磁导率;K(k)、K(k')均表示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公式如下所示:其中,k、k'均表示积分的模;表示积分角度;θ表示线圈开槽(5)的角度;
其中,D表示线圈的外径;W表示线圈翼(3)的高度;
其中,ξ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ξr表示隔离层(6)的相对介点常数,为2.55;δ表示隔离层(6)的厚度,为0.1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体(1)的高度为11cm,线圈翼(3)的高度为0.5cm,线圈的外径为2.3cm,隔离层(6)的厚度为0.1cm,开槽(5)的角度为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激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谐振频率为59.8MHz时,回波损耗达到最小,回波损耗为-10dB对应的线圈谐振频率分别为59.70MHZ、60.10MHZ,则线圈的品质因数为:
其中,W0表示线圈存储的总能量,PL表示线圈消耗的能量;BWf表示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74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