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7659.X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1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强;赵海枫;范清彪;盛峰;沈文;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大科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16/21;G06F16/958;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刘冬静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生命周期 管理 方法 | ||
1.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开发、数据接口管理、数据存储、流程及权限控制和安全管理五个过程;
所述应用开发包括以下方面:
A1:实现各业务系统、业务系统数据流程的注册服务,建立需要归档的数据流程结构树,并建立对应的数据表,为数据存储做准备;
A2:开发XML解析服务,实现表单、意见、流转日志的XML内容的解析功能;
A3:实现基于word、网页和数据库大字段转化为统一格式的静态网页;
A4:提供统一样式集给接入业务系统使用,方便接入业务系统将表单、正文、意见、流转信息生成为统一格式的静态网页;
A5:实现不同业务系统数据存储、展示、检索查询、原始权限的控制、申请权限的分发与回收、下载及打包下载、打印的基本使用功能;
A6:实现与门户系统的集成,提供汇总、分系统、分流程的接口配置,方便门户提供不同方式的入口;
A7:实现按照时间、部门、业务系统名称、流程分类、流程名称基本的数据统计功能,并能生成相应的图表;
A8:实现与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功能,并提供核对分析报告;
A9:实现权限继承和权限复制业务逻辑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管理包括数据清单接口管理、数据归档接口管理和流转日志接口管理;
数据清单接口管理:各业务系统将每条数据推送给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数据清单,并实现数据状态的划分和实现对数据状态的更新,监控每一条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数据归档接口管理:各业务系统将已经办结的文件归档的数据中心,归档内容包括统一格式化的静态网页、附件和用于解析的XML文件;
流转日志接口管理:将日志数据或者流转日志XML文件推送到日志大数据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包括:业务数据存储和流转日志存储;
业务数据存储:业务数据包括部分结构化数据和全部内容的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用于页面的数据展示列表,非结构化数据用于数据展示;
流转日志存储:流转日志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存储方式是XML,如果要在本系统实现分析,则将XML解析后存储为结构化数据,如果要在其它系统分析,则将XML推送给其它系统或者解析后推送给其它系统;
数据存储方式,按照系统、年、月的方式建立数据目录,一个文档一个独立目录的形式存储全部的表单、附件、意见、正文、流转信息、权限信息内容、数据清单,实现拷贝即可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及权限控制包括文件借阅流程和权限控制;
文件借阅流程:对于非自己权限内的文件,通过文件借阅流程申请,申请通过后自动获取申请时间段内的查看、下载、打印的权限;
权限控制:控制基于文件处理获得权限、文件继承获得权限、职务岗位获得权限、临时借阅获得权限的权限控制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管理包括:日志管理、备份管理、加密管理、解密管理、动态水印管理和网页控制;
日志管理:实现基本的用户登录、文件借阅、查看、下载、打印的操作日志,形成日志报告;
备份管理:实现中心备份管理要求与灾备管理要求,并能实现备份的离线可用;
加密管理:实现加密机制,对重要数据实现加密管理;
解密管理:实现对加密数据的解密机制,对加密后的数据实现解密管理;
动态水印管理:在文件使用时实现动态水印,放置用户拍照和截屏;
网页控制:实现网页防另存、防拷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大科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大科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76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