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8194.X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9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显示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基板及红外检测组件,所述显示基板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红外检测单元;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红外发生单元,所述红外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穿透所述显示基板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检测单元用于接收反射的红外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设置由显示基板覆盖的多个红外检测单元,从而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作为检测区域,有利于扩大红外检测的范围,提高红外识别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丰富显示设备的功能,通常在显示设备的两侧设置红外设备,以实现在红外设备上形成一定尺寸的红外区域,进而进行识别和操作。以平板电视为例,红外设备通常设置于平板电视的显示屏的两侧位置,所述形成的红外区域的尺寸比较有限,因而导致红外检测灵敏度较低,容易造成误操作或识别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红外识别精度的显示屏、显示设备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基板及红外检测组件,所述显示基板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红外检测单元;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红外发生单元,所述红外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穿透所述显示基板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检测单元用于接收反射的红外信号,并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及由第一驱动电路驱动的像素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模块及导光板,所述红外发生单元安装于所述光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包括多个红外发生单元,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可见光发生单元,相邻的两个红外发生单元之间设置有多个可见光发生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红外检测组件之间的红外增透膜,所红外增透膜用于增大反射的红外信号的透射率。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基底、第一驱动电路、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由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红外检测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红外检测单元;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多路复用电路及片选电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与包括多个第一子电路,所述片选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子电路,每个第一子电路与对应的一行红外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每个第二子电路与对应的一列红外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显示屏的点亮区域的操作指令;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显示屏熄屏时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响应所述操作指令。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由显示基板覆盖的多个红外检测单元,从而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作为检测区域,有利于扩大红外检测的范围,提高红外识别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屏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8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