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水设备拖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8683.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都;何鹏;胡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5/02;B66C13/04;B66C1/10;B66D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设备 拖吊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潜水设备拖吊装置,属于海洋工程领域。转动门架铰接在船体甲板上,伸缩框与转动门架铰接,中间滚轮与转动门架转动连接。两个止荡滚轮均可滚动地间隔设置在伸缩框上。拖曳绞车的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连卷筒与两个止荡绳,将两个止荡绳间隔连接在潜水设备上。两个止荡绳分别与两个止荡滚轮的环形绳槽相抵,环形绳槽对止荡绳与潜水设备限位。转动门架转动,伸缩框上的止荡滚轮与止荡绳的相对位置不变,直至止荡绳所连接的潜水设备稳定移动至水面平稳入水。潜水设备的重量由拖曳绞车承担,伸缩框不易损坏,可以降低潜水设备拖吊装置的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水设备拖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海洋工程业,越来越多精密的潜水设备需要在海底工作。潜水设备通常需要从船舶上下放,并在工作完成后起升放置到船舶上,潜水设备的下放与起升通常通过船舶上的拖吊装置。
拖吊装置至少包括转动门架、伸缩框、液压插销组件与拖曳绞车,伸缩框与转动门架铰接,液压插销组件设置在伸缩框上,液压插销组件实现伸缩框与潜水设备的连接与分离。拖曳绞车的钢丝绳则与潜水设备连接。将潜水设备通过液压插销组件连接到伸缩框上,转动门架转动,使潜水设备与伸缩框一同移动到水面上,伸缩框伸缩,液压插销组件使伸缩框与潜水设备分离。潜水设备入水,拖曳绞车的钢丝绳拉动潜水设备工作。
通过液压插销组件将伸缩框固定在伸缩框上,能够保证潜水设备位置的稳定移动与下放。但这种拖吊装置中,潜水设备的重量主要由液压插销组件与伸缩框承担,液压插销组件与伸缩框容易损坏,导致拖吊装置经常需要维修更换,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水设备拖吊装置,能够保证潜水设备稳定下放与起吊的同时降低潜水设备拖吊装置的维修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水设备拖吊装置,所述潜水设备拖吊装置包括转动门架、伸缩框、中间滚轮、两个止荡滚轮、拖曳绞车,
所述转动门架铰接在船体甲板上,所述伸缩框铰接在所述转动门架上,所述伸缩框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伸缩框所在的平面内,所述伸缩框具有对称面,所述伸缩框的对称面垂直于所述伸缩框所在的平面,所述中间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转动门架上,所述中间滚轮的一个对称面与所述伸缩框的对称面重合,所述中间滚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伸缩框的转动轴线,
所述两个止荡滚轮均可滚动地间隔设置在所述伸缩框上,且所述两个止荡滚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框的对称面的两侧,所述两个止荡滚轮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中间滚轮的轴线,每个所述止荡滚轮的外周壁上具有同轴的环形绳槽,
所述拖曳绞车固定在所述船体甲板上,所述拖曳绞车包括卷筒、连接绳与两个长度相等的止荡绳,所述连接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卷筒的外周壁固定,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止荡绳的第一端固定,两个所述止荡绳的第二端用于间隔连接在潜水设备上,所述连接绳的中部绕过所述中间滚轮,两个所述止荡绳分别与所述两个止荡滚轮的环形绳槽相抵。
可选地,所述潜水设备拖吊装置还包括两个与所述两个止荡滚轮一一对应的保护板,每个所述保护板均连接在所述伸缩框上,每个所述止荡滚轮均位于一个所述保护板与所述伸缩框之间。
可选地,所述伸缩框上设置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位于所述两个止荡滚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中间滚轮的轴线在所述伸缩框所在的平面内,且两个所述止荡滚轮到所述伸缩框所在的平面的最大距离为所述中间滚轮与所述伸缩框所在的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的两倍。
可选地,所述止荡绳的长度与所述两个止荡滚轮之间的最大距离之间的比值为2:1~4:1。
可选地,所述潜水设备拖曳装置还包括阻尼油缸,所述阻尼油缸铰接在所述门架上,所述阻尼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8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