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发生器自动切换加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9084.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马誉洲;李愉;沈硕;赵传义;窦翌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H02M5/10;H02M5/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发生器 自动 切换 加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自动切换加载控制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空气输送装置;所述空气输送装置连接有空气储存罐;所述空气输送装置与空气储存罐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空气储存罐设置有曲线管,所述曲线管连接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电气控制柜;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通过设置空气输送装置,能够对空气进气量进行调节,同时配合电气系统,调节通电电压和频率,达到控制臭氧产生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臭氧发生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自动切换加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在氧气脱白脱硫脱硝除尘工艺中,臭氧将一氧化氮氧化成高价态氮氧化物,然后采用还原剂进行还原,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最终实现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同时,臭氧也被应用于污水处理、室内消毒等领域。臭氧作为绿色环保杀菌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当中。现有的臭氧发生器种类繁多,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然而,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单位时间内生成臭氧的速率不能调节,尤其是在工业应用中,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臭氧生成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自动切换加载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空气输送装置,能够对空气进气量进行调节,同时配合电气系统,调节通电电压和频率,达到控制臭氧产生量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发生器自动切换加载控制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空气输送装置;所述空气输送装置连接有空气储存罐;所述空气输送装置与空气储存罐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空气储存罐设置有曲线管,所述曲线管连接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电气控制柜;所述臭氧发生器出气口设置有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气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输送装置包括圆盘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圆盘连接;所述圆盘表面设置有摇杆,所述摇杆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置在壳体内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设置有单向阀和氧气粉尘过滤器,所述单向阀和氧气粉尘过滤器串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曲线管为蛇形结构,所述曲线管与臭氧发生器之间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表;所述空气储存罐圆柱体结构,所述空气储存罐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内腔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设置有锥形密封头,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右端设置在外壳内壁上,左端贯穿挡板位于弹簧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纹杆杆,所述螺纹杆左端依次穿过外壳、挡板位于弹簧内侧,所述螺纹杆与外壳接触部分没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弹簧外侧设置有密封壳,所述密封壳与外壳内腔接触处没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电气控制柜设置有单片机、触摸屏、串口电路、时钟电路、控制保护电路;所述触摸屏通过串口电路与单片机连接;所述串口电路、时钟电路、控制保护电路均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保护电路还连接有整流滤波电路、全桥逆变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与全桥逆变电路连接,所述全桥逆变电路连接有高频变压器,所述高频变压器与臭氧发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迪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