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液原料组合物,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9730.8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廖帅玲;陈虎;熊得军;吕家斌;P·廖 | 申请(专利权)人: |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5;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刘依云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原料 组合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凝胶电解液原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非水有机溶剂、电解液锂盐、添加剂无机酸有机酯和/或腈、丙烯酸酯。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凝胶电解液,该电解液由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与热引发剂混合后进行聚合得到。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极芯和电解液,所述极芯和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所述的电解液。本发明的凝胶电解液,可以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凝胶电解液原料组合物,和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凝胶电解液,以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概况起来叫“热失控”,也就是到达一定温度后,就不可控了,温度直线上升,然后就会发生燃烧爆炸。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热失控,热失控的诱因包括机械电气诱因(电池碰撞挤压、针刺等)和电化学诱因(电池过充过放、快充、低温充电、自引发内短路等)。当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之后,相邻单体受影响后也相继发生热失控,导致热失控蔓延,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液一般分为液态电解液和凝胶电解液两种,但液态电解液普遍存在安全性较差、电池硬度不够易变性等问题。相比传统的液态电解液,凝胶型聚合物电解液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薄膜,进而制备成超薄、形状各异,以适应电子产品薄型化、轻型化和微型化的发展。因此,锂离子凝胶型聚合物电解液电池取代液态电解液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蓄电池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目前凝胶聚合物电解液已经进行商品化生产,但要集优秀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等性能于一体,仍然是目前凝胶型聚合物电解液面临的重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液,在正常情况下循环为液体电解液,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滥用及其他异常情况下导致温度升高(即温度>80℃)后进行聚合,形成凝胶电解液,防止热失控的发生,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的凝胶电解液,以及使用该凝胶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凝胶电解液原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非水有机溶剂、电解液锂盐、添加剂无机酸有机酯和/或腈,丙烯酸酯。
优选地,非水有机溶剂、电解液锂盐、添加剂无机酸有机酯和/或腈与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70-90:10-20:0.1-20:0.1-10。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为下列式I)和式2)所示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其中,式I)和式II)中R1~R2各自所含碳原子数为0-3,优选地各自为H、CH3、C2H5、C3H7、C4H9、C6H5、CF3、CF3CH2、CF2HCH2、CF3CF2、CF2HCF2CH2、OCH2CF3、中的任一种,所述丙烯酸酯优选为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非水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丙酸丙酯、丙酸乙酯和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9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冷组件以及半导体制冷储藏柜
- 下一篇:五孔带负压注射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