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0291.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韩陈;王文杰;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百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4 | 分类号: | C07K16/24;C12N15/13;C12N15/85;G01N33/6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小鼠 白介素 19 单克隆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重链恒定区、重链可变区、轻链恒定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轻链可变区含有CDR1、CDR2、CDR3,轻链可变区编码基因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3,轻链可变区翻译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6所示,重链可变区含有CDR1、CDR2、CDR3,重链可变区编码基因序列依次如SEQ ID NO.7‑9,重链可变区翻译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0‑12所示,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方面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领域。该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重组单抗结构明确、特异性强、稳定性更好,在多种检测方法中表现出高灵敏度,适合体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批间差异小,抗体效价高,抗体产量高,单位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方面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抗体是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科研工具之一,传统的抗体生产是通过免疫动物获得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如抗人白介素19(IL19)抗体的生产,多克隆抗体是通过向动物体内注射人白介素19(IL19)蛋白作为免疫原,获取免疫后的血清制得,理论上,只要该动物不死亡,抗体可以持续获取。单克隆抗体是用人白介素19(IL19)蛋白免疫宿主动物后,提取能识别该免疫原的B细胞,使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培育出能永久增殖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与之对比的是,重组抗体的生产只需要前期免疫动物,或者甚至不需要免疫动物,仅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取到抗人白介素19(IL19)抗体的序列(可进行杂交瘤细胞中目的基因的钓取或者人为设定基因序列,后期再通过检测手段验证表达的蛋白是否识别目标蛋白),再将目标序列插入到克隆载体中,进行大量扩增后,转入真核或原核细胞中培养表达,产生抗体。因为该抗体基因明确,即使细胞中途死亡,也可以通过重新转入基因序列,再次获得性能稳定的重组抗体。
因此,基于以上原理和生产工艺的不同,重组抗人白介素19(IL19)抗体相较于传统方式获取的抗体,在特异性、敏感性、批间差异性方面优势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研实验的成功率,且重复性好。总言之,极大的节省了科研项目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重组抗体基因结构明确、特异性强、效价高、稳定性好,在多种检测方法中表现出高灵敏度,适合体外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重链恒定区、重链可变区、轻链恒定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轻链可变区含有CDR1、CDR2、CDR3,所述轻链可变区编码基因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3,且轻链可变区翻译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4-6所示,所述重链可变区含有CDR1、CDR2、CDR3,所述重链可变区编码基因序列依次如SEQ ID NO.7-9,且重链可变区翻译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0-12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重链可变区CDR1、CDR2和CDR3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轻链可变区CDR1、CDR2和CDR3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重组小鼠抗人白介素19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用人白介素19抗原免疫小鼠,获得小鼠脾细胞,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制得杂交瘤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获得cDNA;
S2、以cDNA为模板,进行引物设计,扩增出对应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百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百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钮式插入管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湿装置、加湿控制方法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