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电缆切片防护结构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0362.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然;燕思潼;朱帅;陈光生;石海鹏;周立超;姜楠;王秀丰;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G01N1/06;F16P7/02;F16P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01009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电缆 切片 防护 结构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交联电缆切片防护结构及装置,涉及线材检测领域,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侧通过转动副安装在刀架上,用于随刀架同步移动改变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所述防护罩配合有安全开关,防护罩通过转动改变与刀架的夹角,从而触发安全开关或使安全开关复位,用于切断主轴动力或恢复主轴动力,通过设置与主轴停止开关关联的安全开关,并配置防护罩对切片位置进行遮挡,避免电缆裁切过程中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防护罩在抬起时能够触发安全开关,从而关联触发停止开关,将主轴停止,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抬起防护罩引起的误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材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联电缆切片防护结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电力电缆等线材类物资检测时,需要将电力电缆外皮进行切片取样试验,对其进行检测后,与标准比对分析,判断线材物资是否符合要求。
发明人发现,对于小直径规格的电缆而言,能够通过裁剪工具获取所需的切片,而对于交联电缆等大直径规格的电缆,采用普通的裁剪工具已经无法有效对电缆进行裁剪,其在裁剪过程中受到挤压力会使得电缆发生较大形变,难以准确测得其外皮数据;而目前多采用车床对大直径规格的电缆进行切片,但是,现有车床主轴和刀具裸露,并且电缆裁切过程中会产生飞溅,造成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交联电缆切片防护结构及装置,通过设置与主轴停止开关关联的安全开关,并配置防护罩对切片位置进行遮挡,避免电缆裁切过程中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防护罩在抬起时能够触发安全开关,从而关联触发停止开关,将主轴停止,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抬起防护罩引起的误伤。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交联电缆切片防护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一侧通过转动副安装在刀架上,用于随刀架同步移动改变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所述防护罩配合有安全开关,防护罩通过转动改变与刀架的夹角,从而触发安全开关或使安全开关复位,用于切断主轴动力或恢复主轴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包括朝向工件的凹槽,所述防护罩通过绕转动副转动带动凹槽移动至工件上方时,用于配合机床包围工件切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凹槽侧面设置,切片位置位于两挡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副为转动铰链,防护罩与刀架通过铰链铰接,用于在外力驱动下绕铰链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开关与机床停止开关联动,在防护罩触发安全开关时,机床停止开关动作切断主轴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与刀架上的刀具分别安装在机床主轴的两侧。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交联电缆切片装置,利用如上所述的交联电缆切片防护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还包括主轴、夹具和刀架,所述夹具安装在主轴上,用于夹持工件并在主轴驱动下带动工件转动;所述刀架包括刀具支架和防护罩支架,所述防护罩与防护罩支架配合,所述刀具支架上安装有刀具,用于配合主轴转动对工件进行切片。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支架和防护罩支架分别安装在主轴的两侧,所述防护罩通过转动改变与防护罩支架的夹角,从而改变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随工件加工位置的变化而移动,配合机床对工件加工位置进行遮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将切片结构设置防护罩,在进行电力电缆等线材类物资检测的时候,需要将电力电缆等外皮进行切片取样做试验,由于切片转轴表面光滑,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利用将切片轴上方的防护罩,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