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水压砂卵石层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0366.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彭晓薇;林振长;韦漪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德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卵石 新增 市政 检查井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压砂卵石层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方法,在富水压砂卵层上方修建好竖井后,向砂卵石地层打孔,然后依次下放外衬管和内衬管,并通过水下混凝土将两者和孔壁固定连接,形成检查井的主体,相比砖砌的传统方式有更快的施工速度,并且隔水效果更佳,有利于减少富水压砂层中的地下水涌入检查井中。通过纵向钢筋和箍筋形成混凝土层的钢筋框架部分,然后通过模板设备进行支模,在模板设备和黏土层之间通过注浆形成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凝固后脱模完成检查井的修筑。相比现有的直接通过“倒挂井壁法”开挖至待施工管道的方法,解决了在下部土层为富水压砂卵石层时,由于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强而引起的新增检查井施工困难、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富水压砂卵石层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给排水管道系统中,排水检查井适用于雨污水排放管道,具有连接管道、检查维护管道等重要作用,是一种便于定期检查、疏通管道和防止管道堵塞的必须的附属构筑物。现有的一些市政管道因为修建的时间较长,未符合百米设检查井的要求,或者是因为该管道特殊的使用工况要求其增加检查井来对管道某部分进行维护,所以往往会对一些已经投入使用中的市政管道进行新增检查井的施工。
现有的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中,通常采用常规的“倒挂井壁法”,“倒挂井壁法”是竖井基坑等开挖方式的一种,像向下挖井一样,边开挖边支护,如果是格栅加小导管、锚杆支护时,小导管和锚杆向下有一定的倾角固定于格栅上。通过“倒挂井壁法”开挖出直通市政管道的竖井,然后下放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并将检查井与市政管道连通和做排水处理,完成新增检查井的施工。而富水压砂卵石地层,是指涂层在细小沙粒中夹裹着坚硬的卵石,强度不均,同时地下水丰富、水位高,土质疏松。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地表下方至市政水管之间的黏土层中含有一段富水压砂卵石层时,因其地下水丰富、井底涌水严重,在这种工况下采用常规的“倒挂井壁法”,因土层松软难以做到边开挖边支护,施工困难、工期长、安全性低而且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水压砂卵石层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方法,具有有效解决了在下部土层为富水压砂卵石层时,由于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强而引起的新增检查井施工困难、安全性低的问题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富水压砂卵石层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土层勘测结果,上部粘性土层采用“倒挂井壁法”,边开挖边支护,在下部富水压砂卵石层上方形成竖井;
步骤二:通过冲击钻机分两次在竖井井底钻孔形成孔道,第一次成孔同时将砂卵石地层向周边挤密,第二次采用直径略大的钻头达到扩孔目的,钻孔深度至待施工管道上方1m处;
步骤三:将预制好的混凝土外衬管下放封底,利用孔道内地下水浮力缓慢将外衬管下沉;
步骤四:在外衬管内下放内衬管;
步骤五:将孔道内的积水抽出,并在外衬管与孔道的孔壁、内衬管与外衬管之间的空隙四周浇筑水下混凝土;
步骤六:人工挖孔施工至待施工管道;
步骤七:采用水钻钻孔对待施工管道的接口处进行破除作业,然后在待施工管道和内衬管之间植入若干纵向钢筋,并在纵向钢筋上绑扎箍筋;
步骤八:在内衬管内下放模板设备,通过模板设备对内衬管和待施工管道之间的土层进行支护,并在模板设备和土层之间灌注混凝土层,纵向钢筋和箍筋均埋设于混凝土层中;
步骤九:待混凝土层凝固后升起模板设备,完成新增检查井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德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德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动式微颗粒发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