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压器、离心压气机及扩压器的装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0949.X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华;王建方;王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17/10;F04D29/62;B23K37/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压器 离心 压气 装配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扩压器、离心压气机及扩压器的装配工艺,扩压器包含机匣本体、多个扩压器叶片以及机匣盖板。多个扩压器叶片设置于机匣本体的前端面并在周向上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扩压器叶片的前端面设置有凸台。机匣盖板设置于多个扩压器叶片的前端面,机匣盖板开设有与凸台一一对应的通槽。凸台容置于通槽,且凸台的前端面显露于机匣盖板的前端面,机匣盖板通过凸台与通槽的焊接设置于多个扩压器叶片。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扩压器在装配过程中,能够在凸台与通槽的接缝处进行焊接,而实现机匣盖板与扩压器叶片的焊接,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焊接难度,避免虚焊和漏焊等不良的发生,进而可以避免焊接部位在工作中出现裂纹或断裂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压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压器、离心压气机及扩压器的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一种现有离心压气机的扩压器结构的扩压器叶片110的结构形式,图2示出一种现有离心压气机的扩压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离心压气机的扩压器叶片110通常是采用进出口厚度薄且中间厚度大的结构形式,叶片高度较小,弦长较大。如图2所示,现有扩压器结构的本体机匣120和扩压器叶片110通常采用整体成型制造而成,扩压器叶片110和盖板130之间通过焊接成一整体。
由于扩压器叶片110,尤其是径向扩压器叶片110的稠度(叶片弦长与相邻两叶片沿周向间的间距之比)通常都很大,并且叶片高度较小,导致扩压器叶片110与盖板130之间的供焊接操作的操作空间很小,焊接难度非常大,容易导致虚焊和漏焊等不良产生。
随着压气机转子转速的提高或气动负荷的增大,扩压器叶片110承受着很大的气动载荷,在工作中叶片尤其是叶根(包括焊接部位)承受着较大的稳态应力,当焊接部位出现虚焊和漏焊时,由于应力集中效应,焊接部位承受的稳态应力将会急剧增大;同时受气动性能的影响,扩压器叶片110本身的厚度通常较小,刚度较低,工作中容易出现气流导致的叶片振动或共振出现,叶根(包括焊接部位)承受较大的振动应力,当焊接部位出现虚焊和漏焊时,叶片的刚度进一步降低,将进一步加剧叶片的振动或共振现象,并且由于应力集中效应,焊接部位承受的振动应力也将会急剧增大。
基于上述因素,均会导致现有扩压器的扩压器叶片110与盖板130之间的焊接部位承受很大的应力(包括稳态应力和振动应力),使得焊接部位容易出现裂纹或断裂故障,当存在虚焊和漏焊时,焊接部位出现故障的情况更为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焊接难度较低、有效避免虚焊和漏焊现象产生的扩压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
本发明的又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扩压器的装配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扩压器,设置于离心压气机。其中,所述扩压器包含机匣本体、多个扩压器叶片以及机匣盖板。所述多个扩压器叶片设置于所述机匣本体的前端面并在周向上间隔布置,至少一个所述扩压器叶片的前端面设置有凸台。所述机匣盖板设置于所述多个扩压器叶片的前端面,所述机匣盖板开设有与所述凸台一一对应的通槽。其中,所述凸台容置于所述通槽,且所述凸台的前端面显露于所述机匣盖板的前端面,所述机匣盖板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通槽的焊接设置于所述多个扩压器叶片。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扩压器叶片的前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凸台,所述两个凸台分别位于所述扩压器叶片的两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扩压器叶片的前端面设置有三个所述凸台,所述三个凸台的其中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扩压器叶片的两端部,所述三个凸台的其中另一个位于所述扩压器叶片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槽与所述凸台的形状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0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辅助桌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巷道修复机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