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1254.3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者超;郭家繁;乔丽苹;刘杰;刘煜钦;杨金金;李佳佳;李成;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孔隙 裂隙 双重 介质 渗流 特性 试验装置 | ||
1.一种模拟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重介质,所述双重介质的外表面涂有密封胶密封所述双重介质,所述双重介质的四周均设有支撑板,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的顶部通过多个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支撑板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
所述双重介质包括多个呈长方体的孔隙介质和多个裂隙介质;
多个所述孔隙介质通过密封胶粘结在底座上,且多个所述孔隙介质呈矩阵排列,所述孔隙介质呈长方体;
相临两列之间的孔隙介质之间和相临两行之间的孔隙介质之间均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形成所述裂隙介质;且每行裂隙介质和每列裂隙介质内均设有调整所述裂隙介质开度的金属垫片组,所述金属垫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裂隙介质底部的底部金属垫片和设置在所述裂隙介质顶部的顶部金属垫片,所述顶部金属垫片和所述底部金属垫片均通过密封胶分别粘结在所述裂隙介质顶部和所述裂隙介质的底部;
每行所述裂隙介质的端部均通过密封胶密封;
呈列排列的所述裂隙介质的两端所对的支撑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裂隙介质连通的裂隙出入水口;
具有裂隙出入水口的支撑板在所述孔隙介质所对处分别具有孔隙介质出入水口;
所述孔隙介质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孔隙介质连通的孔隙介质测压孔;
所述裂隙介质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裂隙介质连通的裂隙介质测压孔;
所述底部金属垫片呈长条形,并通过密封胶与所述底座及其两侧的所述孔隙介质粘结,所述顶部金属垫片呈L型,其竖直部进入所述裂隙介质内,并通过密封胶与其两侧的所述孔隙介质粘结,所述顶部金属垫片的水平部与所述孔隙介质的上表面通过密封胶粘结,所述底部金属垫片的宽度与所述竖直部的宽度相匹配;
每列所述裂隙介质的两端分别具有裂隙介质出入口端板,且所述裂隙介质出入口端板上设有与所述裂隙介质出入水口连通的裂隙端板出入水口;
所述裂隙介质出入口端板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孔隙介质粘结固定的孔隙介质出入口端板,且所述孔隙介质出入口端板上设有与所述孔隙介质出入水口连通的孔隙端板出入水口;
所述裂隙介质出入口端板的两侧分别与其两侧的孔隙介质出入口端板粘结固定;
四个所述支撑板中具有所述裂隙介质出入水口的两个支撑板分别具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Ⅰ,且所述支撑杆Ⅰ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Ⅰ的另一端与所述孔隙介质出入口端板连接,另外两个支撑板中具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Ⅱ,且所述支撑杆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Ⅱ的另一端与所述孔隙介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介质出入口端板靠近所述孔隙介质的一侧具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所围成的区域形成聚水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孔隙-裂隙双重介质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介质为切割为长方体的岩石试块或为自行调配形成的孔隙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2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人体精准测温方法以及测温装置
- 下一篇:吸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