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抑菌剂及其试剂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1774.4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扬;杨文涛;陈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德莱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K36/899;A61P1/02;A61P31/04;A61M35/00;A61M31/00;A61K35/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汇***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抑菌剂 及其 试剂 | ||
本方案公开了抑菌剂领域的一种微生物抑菌剂,包括有益菌和去离子水,每升微生物抑菌剂中包含有益菌数量为2.6×107~2.8×107个;有益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组成,有益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数量比例为3~5:1~2:2~4:2~3。本方案采用有益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作为抗菌活性成分,再将有益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数量比例控制为3~5:1~2:2~4:2~3,实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垃圾中异味物质的有效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抑菌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抑菌剂及其试剂瓶。
背景技术
微生物抑菌剂是利用微生物作为抗菌活性成分的病菌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抑菌剂;微生物抑菌剂的研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当前的微生物抑菌剂主要用于生物农药或者有机肥料中,以防治植物病虫害或改善土壤结构。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抑菌剂逐步深入的研究,微生物抑菌剂的研究已经从植物病虫害向垃圾异味处理、人体疾病等方向扩展;其中,尤以对垃圾异味和口腔异味的处理较为常见。由于垃圾中含有的病菌种类以及异味物质较多,大多微生物抑菌剂均可以对垃圾中的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口腔中的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处理时,需要避免微生物抑菌剂对人体的毒害性,因此极大的增加了该类微生物抑菌剂的研发难度。虽然现在公开的部分微生物抑菌剂可用于人体,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申请号为“CN201010250405.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剂,其原料四环素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比例为0.18~6.0μg∶2.0~6.0×106cfu;该抗菌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辅料水、增稠剂或填充剂等,制备成为外用药膏、外用液体药剂、口服药片、口服液、消毒剂、清洁剂或水质改良剂等。该抗菌剂由于四环素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低毒性,同时存在导致使用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二重感染、影响骨和牙生长等副作用。
因此,研究一种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可人体口喷的微生物抑菌剂,对于改善人体口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微生物抑菌剂及其试剂瓶,以抑制人体口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减少微生物抑菌剂带来的副作用。
本方案中的一种微生物抑菌剂,包括有益菌和去离子水,每升微生物抑菌剂中包含有益菌数量为2.6×107~2.8×107个;有益菌由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组成,有益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数量比例为3~5:1~2:2~4:2~3。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采用有益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作为抗菌活性成分,避免了微生物抑菌剂中抗菌活性成分对人体造成副作用的情况发生;同时以去离子水作为载体,便于有益菌的混合和保存。再将有益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数量比例控制为3~5:1~2:2~4:2~3,实现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垃圾中异味物质的有效抑制。本申请中的微生物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进行抑制时,可能存在有益菌生长占用和消耗病菌的生存空间(如氧气、水分等),或者自身代谢产物对病菌的生长进行抑制,但具体机理仍待进一步研究。
进一步,有益菌中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的数量比例:3:2:3:3。采用该比例的微生物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德莱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德莱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