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1989.6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虎;黄陈昱;张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24 | 分类号: | G01R2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电介质 薄膜 空间电荷 分布 测量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双侧进行金属化处理,施加直流电压;
步骤S2:向聚合物电介质薄膜一侧的金属化电极击打脉冲激光,测量产生的响应电流,并构建时域响应电流表达式;
步骤S3:结合泊松方程和一维热传导方程,对时域响应电流表达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与空间电荷分布有关的响应电流的频域表达式;
步骤S4:对频域表达式进行高频近似,得到近似频域表达式;
步骤S5:求解近似频域表达式,得到空间电荷分布;
所述的频域表达式为:
其中,D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热扩散系数,ρ(x)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空间电荷分布,ω为角频率,x为空间位置,A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受脉冲激光击打的辐照面积,d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厚度,αε为介电常数温度系数,αx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热膨胀系数,ΔT(x,ω)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温度变化的频域表示,I(ω)为响应电流频域表示;
所述的频域表达式中,令:
得到近似频域表达式,其中,q为脉冲激光在金属电极处的能量密度,η为脉冲激光在金属电极处的吸收率,k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热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域响应电流表达式为Fredholm积分方程,所述时域响应电流表达式为:
其中,i(t)为响应电流时域表示,x为空间位置,t为时间,ΔT(x,t)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温度变化,A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受脉冲激光击打的辐照面积,d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厚度,g(x)为分布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非极性介质,g(x)表示为:
g(x)=ε0εr(αε-αx)E(x)
其中,αε为介电常数温度系数,αx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热膨胀系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相对介电系数,E(x)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电场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似频域表达式为:
其中,Mρ=cρ0d/[ηq(αε-αx)],c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比热容,ρ0为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5通过尺度变换法求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尺度变换法得到的空间电荷分布为:
其中,表示I(ω)与γ相乘后实部与虚部的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空间电荷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化处理为对聚合物电介质薄膜的两侧蒸镀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19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