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2282.7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为;杨清河;孙淑玲;王振;马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185 | 分类号: | B01J27/185;B01J32/00;B01J23/883;B01J23/887;B01J23/888;C10G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铝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加氢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载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载体含有氧化铝、磷元素和至少一种VIII族金属组分;以所述复合氧化铝载体的总量为基准,氧化铝的含量为85‑98重量%,以氧化物计,磷元素的含量为1‑8重量%,以氧化物计,VIII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14重量%;该复合氧化铝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UVS)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630和F500,且二者的比值Q=F630/F500为1.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氧化铝载体制得的加氢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氢催化剂载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铝由于具有很高的强度、优良的热稳定性,以及可适当调节的孔结构而被广泛用作多种催化剂载体。现代炼油工业的加氢处理及重整催化剂几乎全部采用氧化铝或复合氧化铝载体。
催化反应进行过程中,载体起到提供反应物以及产物扩散路径,并为反应活性相的形成提供附着位的作用,因此载体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及与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力对催化剂的性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这些相互作用力与氧化铝载体表面的羟基数量和种类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对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含有大量结构复杂、分子直径大、杂原子数量丰富的反应物分子,而且反应过程中由于金属沉积以及积炭作用的影响,使催化剂活性不断降低,因此,要求催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同时还需要具有优良的扩散性能,以及容垢能力,为此催化剂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难看出具有高孔容、大比表面积而且表面羟基分布特殊的氧化铝载体在重油加氢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氧化铝载体专利技术如下。
CN1765509A公开了一种大孔氧化铝载体,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含有氧化硼,氧化硼在载体中的重量含量为1.0%-15.0%,平均孔径10-20nm,载体的≥350℃红外酸为0.05-0.3mmol/g,载体的孔容为0.5-1.0cm3/g,比表面积为150-270m2/g。该专利申请控制向氧化铝前身物中引入硼的温度,称采用这种方法在获得大孔氧化铝载体的同时,载体中的酸量增加。
US4448896公开了一种加氢脱硫和重金属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所采用的载体的比表面为100-350米2/克,孔半径的孔容为0.5-1.5毫升/克,该孔容与总孔容的比值至少为90%,其孔分布在孔半径小于和两处出现特征峰,孔半径的孔容至少为0.2毫升/克,孔半径的孔容至少为0.1毫升/克,该载体的制备方法是将活性氧化铝或活性氧化铝前身物与炭黑混合、成型并焙烧。以所述氧化铝为基准,炭黑的用量为10-120重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载体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严重影响催化剂实际的工业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载体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提供复合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氧化铝载体制得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加氢催化剂载体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将拟薄水铝石与含磷化合物、VIII族金属化合物混合,经成型、干燥和特定的活化后,且限定所述活化的条件包括:温度为600-800℃,时间为1-10小时,制备得到具有特定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铝载体,该复合氧化铝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UVS)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630和F500,且二者的比值Q=F630/F500为1.3-3。所述具有特定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铝载体制备得到的加氢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加氢活性和高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2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