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2941.7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智华(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1V5/00;G06V40/16;G06V2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福新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场 行李 人员 双重 匹配 安检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通过第一监控摄像机获取旅客安检过程中的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在每个节点上都会对旅客进行图像采集,在旅客值机过程中会进行图像采集,进入安检通道后会进行图像采集,在安检人员对旅客进行人身检查时,会进行图像采集,安检结束后,旅客进行整理行李离开安检通道,会进行图像采集,当旅客离开安检通道后,仍会继续捕捉旅客图像,记录旅客从安检到登机的完整移动轨迹;通过第二监控摄像机识别旅客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的数量和特征,在整个过程中,捕捉行李的图像信息,并对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所述随身行李与所述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实时了解旅客与行李的关联状态,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在旅客行李丢失情况下,可以及时追踪到旅客在各个节点与行李的关联,找到遗失物品的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包括:
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通过,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
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未通过,则进入安检人员核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包括:
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托运行李中的物品图像;
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
相应地,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包括:
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随身行李中的物品图像;
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包括:
通过第三监控摄像机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5.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包括:
采集模块,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模块,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安检结果获取模块,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第二安检结果获取模块,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通行模块,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旅客轨迹获取与行李识别模块,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关联模块,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智华(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智华(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29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