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向心涡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2950.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振江;王大磊;张希;秦勇;肖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1/08 | 分类号: | F01D1/08;F01D5/02;F01D5/14;F01D9/02;F01D25/24;F01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10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惰性 混合 工质 高效 向心 涡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向心涡轮,包括进排气系统和转子系统,进排气系统包括涡轮蜗壳、导向器组件、涡轮机匣;导向器组件由导向器和隔热盘钎焊形成,导向器的安装端面开设安装台阶,涡轮机匣的安装端面开设安装台阶,导向器和涡轮机匣的安装端面相对后,两个安装台阶形成的安装槽内安装涡轮蜗壳;所述向心涡轮采用惰性混合气体工质,惰性混合气体由涡轮蜗壳法兰面进气,在涡轮蜗壳内腔沿周向和径向均匀进气,最后在涡轮机匣轴向排出。本发明按惰性混合气体工质特性设计导向装置、转子的叶片气动型面和气流通道,通过涡轮导向装置、涡轮转子的结构设计,从而获得轴功,实现惰性混合气体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向心涡轮。
背景技术
涡轮是将气体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和机械能,从而获得低温气体或输出轴功的一类装置。向心涡轮是气流方向沿径向由外向内的一类涡轮。一般燃气向心涡轮由涡轮导向装置和涡轮转子组成。涡轮导向装置将高温高压的低速气体转变为高速气体,并为涡轮转子提供合适的入口气流角,高速气体吹动涡轮转子旋转输出轴功,获得相对低温气体,从而完成能量转换。
一般向心涡轮的工质是空气、燃气、二氧化碳等,也有用氦气等惰性气体。
一般向心涡轮在直接使用惰性混合气体时,导向装置、转子的叶片气动型面和气流通道内存在一定流动分离,产生能量损失,因而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向心涡轮,按惰性混合气体工质特性设计导向装置、转子的叶片气动型面和气流通道,通过涡轮导向装置、涡轮转子的结构设计,从而获得轴功,实现惰性混合气体的能量转换。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向心涡轮,其包括进排气系统和转子系统,转子系统安装在进排气系统内,在进排气系统内旋转;进排气系统包括涡轮蜗壳6、导向器组件、涡轮机匣8;导向器组件由导向器5和隔热盘4钎焊形成,导向器5的安装端面开设安装台阶,涡轮机匣8的安装端面开设安装台阶,导向器5和涡轮机匣8的安装端面相对后,两个安装台阶形成的安装槽内安装涡轮蜗壳6;所述向心涡轮采用惰性混合气体工质,惰性混合气体由涡轮蜗壳法兰面进气,在涡轮蜗壳内腔沿周向和径向均匀进气,最后在涡轮机匣轴向排出。
其中,所述涡轮蜗壳6两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分别安装第一金属O型密封圈3和第二金属O型密封圈7。
其中,所述导向器5和涡轮蜗壳6之间通过第一六角头螺栓1固定连接,第一六角头螺栓1与导向器5端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垫片2。
其中,所述涡轮机匣8和涡轮蜗壳6之间通过第二六角头螺栓9固定连接,第二六角头螺栓9与涡轮机匣8端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垫片10。
其中,所述转子系统由涡轮转子组件11组成,涡轮转子组件11由涡轮转子和芯轴摩擦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涡轮蜗壳型线采用梨形,上半部分为半圆形,下半部分为梯形,梯形角度为30°。
其中,所述涡轮蜗壳出口宽度6.06mm,内径Φ126mm。
其中,所述涡轮转子子午型面结构尺寸包括:入口外径Φ85.3mm,入口宽度6.06mm,出口外径Φ59.7mm,出口内径Φ20.3mm,轴向宽度29.9mm。
其中,所述涡轮转子叶片数为10。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适用于惰性混合工质的高效向心涡轮,按惰性混合气体工质特性设计导向装置、转子的叶片气动型面和气流通道,通过涡轮导向装置、涡轮转子的结构设计,从而获得轴功,实现惰性混合气体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2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液位计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取泄水用固定阀门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