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光储容量优化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3094.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楼伯良;马骏超;宣晓华;黄晓明;肖修林;黄弘扬;陆承宇;彭琰;杨涛;陈峰;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8;H02J3/46;H02J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灵敏度 分析 容量 优化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光储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配电网潮流计算数据;
步骤2),获取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和参数;
所述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
所述的约束条件为:
Vmin≤Vi≤Vmax(i=1,...,B) (11)
PDG,i,min≤PDG,i≤PDG,i,max(i=1,...,D) (12)
PST,i,min≤PST,i≤PST,i,max(i=1,...,S) (13)
QDG,i,min≤QDG,i≤QDG,i,max(i=1,...,D) (14)
QST,i,min≤QST,i≤QST,i,max(i=1,...,S) (15)
PFmin≤PFDG,i(i=1,...,D) (16)
其中:CostV,i表示节点i电压变化的成本函数;CDG表示分布式光伏的成本系数;表示第i个分布式光伏的额定容量;CostDG,i表示第i个分布式光伏的成本函数;CST表示储能系统的成本系数;表示储能系统i的额定容量;CostST,i表示储能系统i的成本函数;Pavg和Pmax表示平均和最大功耗;CostLF表示配电系统负荷成本函数;CV,max表示节点的最大电压变化;CDG,max表示在最坏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连接到、节点时的最大成本;CST,max表示在最坏的情况下,储能系统连接到节点时的最大成本;CostLS,i表示线路i线损的成本函数;CLS,max表示最大的损线损;CLF,max表示恒功率的负载系数;CostES,i表示分布式光伏i的节能成本函数;CES,max表示当分布式光伏额定容量输出时,最大的节能成本;Wv、WDG、WST、WLS、WLF和WES分别表示电压变化、分布式光伏成本、储能成本、线损、负载系数和节能的加权因子;Vi表示节点i的电压;PDG,i和PST,i表示分布式光伏或储能系统i的有功功率;QDG,i和QST,i表示分布式光伏或储能系统i的无功功率;PFDG,i表示分布式光伏接入节点i的功率因数;PFmin为节点最小功率因数;B、D、S分别表示配电网节点、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数量;Vi,j表示第j次迭代时的节点i电压;
步骤3),采用灵敏度分析算法计算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光储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潮流计算数据包括配电网额定电压,变压器、负载、线路、电压调节器、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的接入位置,在计算模拟期间以小时为间隔的分布式光伏输出数据和负荷需求数据,以及电压/无功控制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光储容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灵敏度分析算法在计算模拟期间每个区间中配电网潮流时,根据电压/无功控制节点情况来设定分布式光伏的无功功率,潮流计算采用时间序列潮流计算方法;对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光储容量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最优容量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0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