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板安装壳、智能终端及工程机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3138.5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明;梁任雪;刘兆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H02S20/00;H02S4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安装 智能 终端 工程 机械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安装壳、智能终端及工程机械设备,该太阳能板安装壳,包括:壳体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太阳能板;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太阳能板以使太阳能板与壳体之间具有散热空腔;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散热空腔通过所述散热风扇与外部空气连通;光敏传感器,用于感知阳光强度,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光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光敏传感器和散热风扇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安装太阳能板的壳体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板安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板安装壳、智能终端及工程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板是由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装的组装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太阳能板一般安装在装有电子元器件的壳体上,通过太阳能板产生电能以供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工作,由于太阳能板在工作时受阳光照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热,而相关技术中的壳体在安装太阳能板后散热效率低,影响电子元器件工作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安装太阳能板的壳体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安装壳及智能终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安装太阳能板的壳体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板安装壳,该太阳能板安装壳,包括:壳体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太阳能板;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壳体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太阳能板以使太阳能板与壳体之间具有散热空腔;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散热空腔通过所述散热风扇与外部空气连通;光敏传感器,用于感知阳光强度,所述光敏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光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光敏传感器和散热风扇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太阳能板设于所述支撑件上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散热风扇嵌设于所述凹槽侧壁。
进一步的,凹槽安装有散热风扇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为多个并沿凹槽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凹槽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太阳能板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支撑件包括设于所述凹槽内的多个筋条,所述筋条上端面用于支撑太阳能板以使太阳能板与凹槽之间形成所述散热空腔。
进一步的,光敏传感器设于所述凹槽底面,光敏传感器的上端贯穿太阳能板表面,下端延伸入壳体内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凹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连通壳体内部的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内密封设置有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上设置有第一焊片,所述第一焊片与太阳能板的导线连接;
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连通壳体内部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内密封有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二焊片并分别与散热风扇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包括底壳和上壳,所述底壳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子件的安装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上壳上端面,上壳下端罩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的上端延伸至上壳的顶部,所述上壳的下端延伸至底壳底部并与底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底壳的上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上壳顶部设置有呈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压设于所述密封槽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太阳能板安装壳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定位模块、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和供电模块;其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充电电池,以及电连接在太阳能板与充电电池之间的充电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