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钙钛矿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3424.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杨丽荣;赵翊君;侯悦;蒋程洁;陆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C25B3/07;C25B3/20;C25B11/091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钙钛矿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电催化 应用 | ||
1.一种钙钛矿电极材料的电催化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将La(NO3)3·6H2O为镧源与Fe(NO3)3·9H2O为铁源、Co(NO3)2·6H2O为钴源或 Ni(NO3)2·6H2O为镍源和一水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备LaBO3钙钛矿电极材料作为一室型电解池的阴极与镁棒为阳极,将苯乙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正丁基碘化铵混合成电解液,以CoⅡ-(R,R)salen为诱导剂,正丁醇、乙醇或异丙醇为质子源,在常压饱和二氧化碳下以恒电流电解进行电羧化反应,反应液经旋蒸、萃取和提纯后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2-羟基-2-苯丙酸,其电催化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电解液的制备
将苯乙酮与四正丁基碘化铵、CoⅡ-(R,R)salen、质子源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0.5~2:1~5:0.01~0.1: 0.1~1:258摩尔比配置的电解液,放入一室型电解池内;
b、电羧化反应
常压下,向电解池中通入二氧化碳至饱和,然后以2~7 mA cm-2恒电流密度进行苯乙酮不对称电羧化反应,其二氧化碳压力为1 atm,电解温度为5~55 °C,通电量为每摩尔苯乙酮0.5~3 F,其中,F为法拉第常数;
c、旋蒸
电解后液体经70~85℃温度的减压旋蒸,脱去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后加入浓度为1~2mol/L的盐酸进行酸化,直至旋蒸液中的固体完全溶解,然后每次用20 mL分析纯的无水乙醚萃取三次,合并萃取液中的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镁脱水干燥1 h后过滤,滤液在20~25℃温度下旋蒸,脱除乙醚后得产物为具有光学活性的2-羟基-2-苯丙酸;
所述LaBO3钙钛矿电极材料的具体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前驱体的制备
将La(NO3)3·6H2O与Fe(NO3)3·9H2O、Co(NO3)2·6H2O或Ni(NO3)2·6H2O按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0.8~1.5溶于10~50 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加入一水柠檬酸的量是总金属离子摩尔比的0.8~2.0倍,然后将混合溶液在70~85℃温度下旋转蒸发溶剂,得到的湿凝胶在100~180℃温度下干燥12~24 h,制得蓬松粉末为前驱体;
b、钙钛矿电极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前驱体研磨后在500~1100℃温度下焙烧4~8 h,得产物为LaBO3钙钛矿电极材料,其中B为Fe、Co或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4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泡沫洗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橄榄叶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