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负电荷的纳米粒作为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3612.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邢荣娥;徐超杰;刘松;秦玉坤;李克成;杨皓月;于华华;李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电荷 纳米 作为 免疫 调节剂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负电荷的纳米粒(壳聚糖衍生物)在作为调节免疫剂(激活DCS细胞NF‑κB蛋白表达)中的应用。通过聚电解质复合法,将不同分子量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负电荷衍生物和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正电荷衍生物,在室温磁力搅拌,获得粒径192.7nm‑334.2nm、电位(‑13.2)mV‑(‑28.2)mV的带负电荷的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所述制备表面带负电荷的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测定。为近年来壳聚糖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负电荷的纳米粒(壳聚糖衍生物)在作为调节免疫剂(激活DCS细胞NF-κB蛋白表达)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粒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利用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是目前医学上多种药物的重要研究方向。纳米粒所带电性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纳米粒发挥作用的效果和机理。在之前的研究中,证明带有正电荷的纳米粒具有较好免疫效果。而带有负电荷的纳米粒在作为免疫佐剂方面应用尚无研究。其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都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壳聚糖本身难溶于水,特别是分子量较大的情况下,将其进行衍生化,提高其水溶性,对于其研究较多但是衍生化后将其作为原料进行纳米粒制备的研究并不完善。以往研究中作为免疫载体或者疫苗佐剂的纳米粒主要为正电荷纳米粒,主要是由于传统方法使用交联剂(如:戊二醛、三聚磷酸钠)等进行纳米粒制备,利用壳聚糖本身带有正电性加入少量带有负电行交联剂制备出带有正电性纳米粒。过量交联剂的加入必然降低纳米粒安全性,从而大大缩小其应用范围。因此负电荷纳米粒的制备一直有所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带负电荷的纳米粒在作为调节免疫活性(激活DCS细胞NF-κB蛋白表达)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负电荷的纳米粒的制备,通过聚电解质复合法,将不同分子量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负电荷衍生物和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正电荷衍生物,在室温以500r-700r/min磁力搅拌20-40min,获得粒径192.7nm-334.2nm、电位(-13.2)mV-(-28.2)mV的带负电荷的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过滤并于4℃保存;所述不同分子量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负电荷衍生物和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正电荷衍生物按质量比为2-5:1-3的比例混合。
所述不同分子量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负电荷衍生物为不同分子量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硫酸酯;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正电荷衍生物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季铵盐;
其中,具有相近分子量壳聚糖季铵盐和壳聚糖硫酸酯作为同一组进行纳米粒制备。
所述不同分子量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为200kDa或50kDa不同取代位点的壳聚糖硫酸酯:
所述取代位点为均为C2,3,6-位、C6-位、C3,6-位、C3-位、C2-位,C2,3-位或C2,6-位的壳聚糖硫酸酯;
所述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季铵盐为分子量为50kDa或200kDa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
一种带负电荷的纳米粒为调节免疫活性中的应用,所述带负电荷的纳米粒在包裹抗原后能够激活DCS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佐剂中的应用。
所述包裹抗原的带负电荷的纳米粒具有激活DCS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作用;其中,负电荷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与抗原按质量比为0.5-2:1。
一种调节免疫活性的制剂,制剂为抗原和佐剂,其中,佐剂与抗原质量比为0.5-2:1;所述佐剂为权利要求1制备所得带负电荷的纳米粒。
将正电荷衍生物和抗原混合均匀,后加入负电荷衍生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抗原包裹于其中,制备包裹抗原的纳米材料,即调节免疫活性的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3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钩分解组装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轻质阻燃保温板材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