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4073.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白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电池承受的最大充电电压值,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大于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
按照恒流恒压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一阶段充电,其中,恒流充电至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电压值时,开始恒压充电,恒压充电至电池的充电电流达到第一电流值时,结束第一阶段充电,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或等于电池的额定电压值,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对应的充电终止电流值;
按照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二阶段充电,直至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提升至最大充电电压值时,结束第二阶段充电;
按照恒压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三阶段充电,直到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值达到最大充电电压值对应的充电终止电流值时,停止充电,其中,所述第三阶段中恒压充电的充电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电池承受的最大充电电压值,包括:
根据三电极系统循环伏安测试法确定所述电池的电解液的最高工作电压V1,所述电池的正极材料与所述电解液持续反应的临界电压V2,所述电池的负极材料与所述电解液持续反应的临界电压;
根据V1,V2与V3确定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其中,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为如下两者中的较小值:
V1,V2与V3的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二阶段充电,包括:
所述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包括定时充电方式时,按照第二电流值对所述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恒流充电的时长达到所述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应的设定时长时,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一电流值;
当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时,按照所述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再次进行恒流充电;
当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等于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时,结束第二阶段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阶段充电的过程中,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其中,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时,按照所述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再次进行恒流充电之前,进行恒压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阶段充电过程中,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其中,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小于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时,按照所述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再次进行恒流充电之前,进行放电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恒压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三阶段充电,包括:
按照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或者
先对所述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再对所述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7.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电池承受的最大充电电压值,所述最大充电电压值大于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
第一充电模块,用于按照恒流恒压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一阶段充电,其中,恒流充电至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第一电压值时,开始恒压充电,恒压充电至电池的充电电流达到第一电流值时,结束第一阶段充电,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或等于电池的额定电压值,所述第一电流值大于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对应的充电终止电流值;
第二充电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恒流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二阶段充电,直至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提升至最大充电电压值时,结束第二阶段充电;
第三充电模块,用于按照恒压充电方式对所述电池进行第三阶段充电,直到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值达到最大充电电压值对应的充电终止电流值时,停止充电,其中,所述第三阶段中恒压充电的充电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的额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0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有机光伏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