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器浸渍方法以及电容器含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4398.4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白立富;梁秋妮;刘丽霞;张业华;赵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4 | 分类号: | H01G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吴落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浸渍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器浸渍方法以及电容器含浸装置,通过将电容器芯包平放在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含浸筛篮上,避免电容器芯包抽芯,造成产品的鼓底。同时,还利用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加热组件,根据预设的烘干温度加热烘干电容器芯包,从而代替传统的烘箱内加热,减少运输至含浸缸进行含浸的劳动强度以及该过程芯包吸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浸渍方法以及电容器含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牛角类电容器或者变频类电容器的浸渍方法通常为:首先对需要浸渍的电容器的芯包放进烘箱进行烘干,然后将芯包放入含浸缸内进行真空浸渍,以排除芯包内部的水份和气体,最后再进行干燥处理,以吸取电容器芯包上的多余电解液。
然而,芯包通常竖立放置在烘箱中,容易导致芯包抽芯,造成产品的鼓底,而且烘箱入料、出料劳动强度大,且运输至含浸缸进行含浸的过程中芯包极易吸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浸渍方法以及电容器含浸装置,能够解决目前电容器的芯包通常竖立放置在烘箱中,容易导致芯包抽芯,造成产品的鼓底,而且烘箱入料、出料劳动强度大,且运输至含浸缸进行含浸的过程中芯包极易吸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器浸渍方法,包括:
S1、将电容器芯包平放在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含浸筛篮中,并将所述含浸筛篮放入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含浸缸体内;
S2、运行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加热组件,根据预设的烘干温度加热烘干所述电容器芯包;
S3、根据预设的抽真空时间对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抽真空;
S4、第一次对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加入电解液;
S5、根据预设的真空时间保持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的真空状态,以使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第一次含浸;
S6、在达到所述预设的真空时间后,第二次对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加入电解液,以使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第二次含浸;
S7、将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泄真空至常压状态,根据预设的第一常压时间持续对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
S8、在达到所述第一常压时间后,向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内施加正压,直至满足预设的压强;
S9、将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减压至常压状态,根据预设的第二常压时间持续对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
S10、循环多次S3~S9步骤,实现多次循环含浸。
本实施例的电容器浸渍方法中,通过将电容器芯包平放在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含浸筛篮上,避免电容器芯包抽芯,造成产品的鼓底。同时,还利用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加热组件,根据预设的烘干温度加热烘干电容器芯包,从而代替传统的烘箱内加热,减少运输至含浸缸进行含浸的劳动强度以及该过程芯包吸水。
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8之前,还包括:
S11、在达到所述第一常压时间后,再次运行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的加热组件并抽真空,根据预设的加热时间加热所述电容器芯包的内芯;
S12、在达到所述加热时间后,将所述电容器含浸装置泄真空至常压状态,根据预设的第三常压时间持续对所述电容器芯包进行含浸。
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时间的设定范围为5分钟~15分钟。
在某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
S13、加热所述含浸缸体内的电解液,直至满足预设的初始含浸温度。
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初始含浸温度的设定范围为4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