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寿命智能监控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4509.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6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铁新;卢贵有;廖海明;常敏;金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26 | 分类号: | H01H35/26;H01H35/38;G01N9/00;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30 | 代理人: | 许兰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智能 监控 气体 密度 继电器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寿命智能监控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气体密度检测传感器、阀、压力调节机构、在线校验接点信号采样单元和智控单元。阀、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均设于压力调节机构上,阀在压力调节机构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保证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的气路在工作时与电气设备连通、校验时与电气设备隔断;压力调节机构包括首尾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滑动设有第一压力变化件,第一压力变化件可进出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滑动设有第二压力变化件;第二压力变化件可快速调节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的压力升降,第一压力变化件可慢速调节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的压力升降,从而实现密度继电器的精准校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高压、中压电气设备上,全寿命智能监控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SF6气体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的作用是灭弧和绝缘,高压电气设备内SF6气体的密度降低和微水含量如果超标将严重影响SF6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SF6气体密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将导致绝缘和灭弧性能的丧失。
随着中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大力发展,智能高压电气设备作为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对智能电网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压电气设备目前大多为SF6气体绝缘设备,如果气体密度降低(如泄漏等引起)将严重影响设备的电气性能,对安全运行造成严重隐患。目前在线监测SF6高压电气设备中的气体密度值已经非常普遍了,为此气体密度监测系统(气体密度继电器)应用将蓬勃发展。而现有的气体密度监测系统(气体密度继电器)基本上是:1)应用远传式SF6气体密度继电器实现密度、压力和温度的采集,上传,实现气体密度在线监测;2)应用气体密度变送器实现密度、压力和温度的采集,上传,实现气体密度在线监测。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是核心和关键部件,对电气设备上的气体密度继电器进行定期检验,是防患于未然,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措施。《电力预防性试验规程》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都要求要定期地对气体密度继电器进行校验。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对气体密度继电器进行定期校验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之一。目前,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校验在电力系统已经非常重视和普及,各供电公司、发电厂、大型厂矿企业都已经实施,而供电公司、发电厂、大型厂矿企业为完成气体密度继电器的现场校验检测工作需配备测试人员、设备车辆和高价值的SF6气体,包括检测时的停电营业损失在内,粗略计算,每个高压开关站的每年分摊的检测费用约在数万到几十万元左右,另外,检测人员现场校验如果不规范操作,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非常必要在现有的气体密度自校验气体密度继电器,尤其是气体密度在线自校验气体密度继电器或系统中,进行创新,使实现气体密度在线监测的气体密度继电器或组成的监测系统中还具有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校验功能,进而完成(机械式)气体密度继电器的定期校验工作,无须检修人员到现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寿命智能监控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其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寿命智能监控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包括: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气体密度检测传感器、阀、控制阀开关的压力调节机构、在线校验接点信号采样单元和智控单元;
所述气体密度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气体密度继电器本体相连通;
所述阀,设有与电气设备连接的进气口和与压力调节机构的气路相连通的出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