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均匀性数据的校正方法及轮胎均匀性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4897.3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彻;金井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G01M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闫小龙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均匀 数据 校正 方法 试验 | ||
【课题】提供无需利用具有过大刚性的TUM(轮胎均匀性试验机),而能够求出高速旋转的各种轮胎的、精度比以往高的轮胎均匀性数据的轮胎均匀性数据的校正方法及轮胎均匀性试验机。【解决方案】利用标准传递函数计量工序中计量的载荷传递函数G及加速度传递函数H中的至少一个、和固有振动频率计量工序中计量的固有振动频率,导出安装有测量对象的轮胎(50)的第2状态的均匀性测量装置(1)的载荷传递函数G’。用该载荷传递函数G’校正对轮胎均匀性波形进行既定信号处理而成的轮胎均匀性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均匀性数据的校正方法及轮胎均匀性试验机。
背景技术
轿车、卡车、公交车等的轮胎的振动特性会对这些车辆的乘坐感觉或噪声带来影响。作为测量轮胎的振动特性的装置,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轮胎均匀性测量装置。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轮胎均匀性测量装置具备轮胎动平衡测量机和负载滚筒装置,轮胎动平衡测量机具有保持轮胎的主轴、载荷传感器等。在将负载滚筒向轮胎按压的状态下使轮胎旋转,由此产生的轮胎的载荷变动波形(轮胎均匀性波形)可用载荷传感器来计量。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83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轮胎以低速旋转的情况下,利用载荷传感器计量的计量载荷对于轮胎的各方向(径向、牵引方向及横向)上产生的载荷变动波形(轮胎均匀性波形)的响应传递函数(载荷的传递函数)为1,即轮胎上产生的载荷变动波形和利用载荷传感器计量的计量载荷的波形按1比1对应,因此通过对利用载荷传感器计量的计量载荷的波形实施既定信号处理(例如,利用FFT计算进行的转速分量及高阶分量的振幅和相位的提取),能够得到高精度的轮胎均匀性数据。
然而,随着轮胎成为高速旋转(随着旋转的频带变高),其高阶分量的频率接近TUM(轮胎均匀性试验机)单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且还受到TUM单体的固有振动频率、或轮胎、轮辋等附加的质量造成的惯性力的影响,利用载荷传感器计量的计量载荷会大于实际轮胎上产生的变动载荷。因此,即使对利用载荷传感器计量的计量载荷的波形实施既定信号处理,也不能得到高精度的轮胎均匀性数据。另一方面,近年来,汽车制造商、轮胎制造商寻求更加高速旋转下的轮胎均匀性数据。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案,可考虑提高TUM的刚性,但是在提高TUM的刚性上也存在极限,现状是尚未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构思,其目的在于提供无需利用具有过大刚性的TUM(轮胎均匀性试验机),而能够求出高速旋转的各种轮胎的、精度比以往高的轮胎均匀性数据的轮胎均匀性数据的校正方法及轮胎均匀性试验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均匀性数据的校正方法是轮胎均匀性试验机中的轮胎均匀性数据的校正方法,该轮胎均匀性试验机具备:均匀性测量装置,其具有保持轮胎的轮胎支撑轴、及测量在该轮胎支撑轴发生的轮胎均匀性波形的力传感器;负载装置,其具有绕着与所述轮胎支撑轴平行的轴旋转的旋转滚筒,该旋转滚筒被配置成能够与所述轮胎接触或分离;以及运算部,其对由所述力传感器测量的轮胎均匀性波形实施既定信号处理,并作为轮胎均匀性数据加以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