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4903.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河在焕;金基俊;刘喜恩;尹延曦;李圭曙;李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25;H01M4/505;H01M4/525;H01M4/13;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程月;刘灿强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锂电池 | ||
公开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化学式1至化学式4的细节与说明书中定义的相同。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5257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
背景技术
诸如蜂窝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等的便携式信息装置或电动车辆已经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易于携带的可再充电锂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另外,近来已经积极地进行了通过使用高能量密度特性将可再充电锂电池用作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的电源或者蓄电的研究。
这样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在于改善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安全性。例如,如果可再充电锂电池由于内部短路、过充电和过放电等而放热,并且发生电解质分解反应和热失控现象,则电池内部的内部压力会快速升高而导致电池爆炸。其中,当发生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由于存储在每个电极中的高电能在短路的正极和负极中传导,因此存在爆炸的高风险。
除了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损坏之外,爆炸还会对用户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改善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安全性的技术。
另一方面,LFP用作低发热安全材料,但其平均电势相对低,伴随着放电时容量的降低。因此需要技术开发以改善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容量和高功率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设置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的负极功能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选自于钴、锰、镍和它们的组合的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由化学式1至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负极功能层包括片状聚乙烯颗粒。
[化学式1]
Lix2Mn1-y2M'y2A2
[化学式2]
Lix2Mn1-y2M'y2O2-z2Xz2
[化学式3]
Lix2Mn2O4-z2Xz2
[化学式4]
Lix2Mn2-y2M'y2M”z2A4
在化学式1至化学式4中,0.9≤x2≤1.1,0≤y2≤0.5,0≤z2≤0.5,M'和M”相同或不同,并且选自于Mg、Al、Co、K、Na、Ca、Si、Ti、Sn、V、Ge、Ga、B、As、Zr、Mn、Cr、Fe、Sr、V和稀土元素,并且
A选自于O、F、S和P,X选自于F、S和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4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