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5465.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胜;张娜;许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振胜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刘亚明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转 颈部 肿瘤 放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包括躺板、放疗位置调节结构、反转放疗结构、稳固结构和导线结构,躺板的底面四角对称设有底撑柱,躺板的底面左侧设有立板,立板的左侧壁上设有电动伸缩柱,电动伸缩柱的伸缩端左部设有L形撑板,L形撑板的顶端设有头枕,放疗位置调节结构对应设置于L形撑板的横向板体上表面上,反转放疗结构对应设置于放疗位置调节结构的上端面上,稳固结构设置于反转放疗结构的上端,导线结构设置于反转放疗结构的外侧壁上,该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保证了放疗质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对颈部放疗部位进行绕一周放疗作业,稳定性较好,提供线束的导向支撑,规范固定了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同时肿瘤细胞自身可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之间的转换来适应代谢环境的改变,放疗是肿瘤的诊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应运而生,但传统的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存在诸多不足,不便于圈套颈部,不可以根据颈部放疗和颈部圈套位置快速准确定位调节,无法保证放疗质量,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可以对颈部放疗部位进行绕一周放疗作业,无法保证放疗的全面性,从而导致放疗效果不佳,无法解决因放疗位置受限影响治疗质量情况的发生,不能够保证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没有提供线束的导向支撑,没有做到规范固定线束,从而无法避免线束端头处肆意拉扯扭动断线及绕线缠线情况的发生,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的实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保证了放疗质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对颈部放疗部位进行绕一周放疗作业,稳定性较好,提供线束的导向支撑,规范固定了线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转式颈部肿瘤放疗装置,包括躺板、放疗位置调节结构、反转放疗结构、稳固结构和导线结构;
躺板:所述躺板的底面四角对称设有底撑柱,躺板的底面左侧设有立板,立板的左侧壁上设有电动伸缩柱,电动伸缩柱的伸缩端左部设有L形撑板,L形撑板的顶端设有头枕;
放疗位置调节结构:所述放疗位置调节结构对应设置于L形撑板的横向板体上表面上;
反转放疗结构:所述反转放疗结构对应设置于放疗位置调节结构的上端面上;
稳固结构:所述稳固结构设置于反转放疗结构的上端;
导线结构:所述导线结构设置于反转放疗结构的外侧壁上;
其中:还包括控制箱、PLC控制器、存储器和键入面板,所述控制箱设置于躺板的底面中部前侧,控制箱的前端为开口结构,PLC控制器和存储器分别设置于控制箱的内部,键入面板设置于躺板的前壁面上,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键入面板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PLC控制器和存储器双向电连接,电动伸缩柱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圈套颈部,可根据颈部放疗和颈部圈套位置快速准确定位调节,保证了放疗质量,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对颈部放疗部位进行绕一周放疗作业,保证放疗的全面性,从而提高放疗效果,解决了放疗位置受限影响治疗质量情况的发生,保证装置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治疗效果,提供线束的导向支撑,规范固定了线束,避免线束端头处肆意拉扯扭动断线及绕线缠线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放疗位置调节结构包括凹槽板、转动丝杆、调节板台和电机,所述凹槽板对应设置于L形撑板的横向板体上表面上,转动丝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凹槽板的内壁转动连接,调节板台与转动丝杆螺纹连接,调节板台底端的滑块与凹槽板内部底壁的滑槽滑动连接,电机设置于凹槽板的左侧壁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调节放疗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振胜,未经朱振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