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5694.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曦;孟亮虎;郑蒙蒙;郭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吴楠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运行 状态 下隔振 装置 位移 测试 方法 | ||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通过分度尺测量而带来的隔振器位移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传感器分别采集四个隔振器处的竖直位移数据及柴油机轴向位置变化的数据,然后按照柴油机自由端和飞轮端的相对位置将上述的数据分为两组;将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柴油机前后端振动规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最后,结合柴油机轴向位置变化的数据判断柴油机在垂向位移发生变化时是否发生倾斜。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结构简单,测量精准,相较现有技术,精度和实时性具有较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隔振系统是将柴油机安装在合适的弹性装置以隔离机械振动传递的系统,柴油机在运行状态时由于往复式机械的工作特性会产生各种不平衡力和力矩,这种不平衡力会直接施加在柴油机的隔振装置上,通过隔振器的微幅变化来调整柴油机与底座之间的振动传递。位移的测试可以判断柴油机的振动特性及柴油机的安装特性,对于柴油机的振动特性优化及隔振装置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对于柴油机隔振装置的垂向位移测试通常是利用普通的分度尺测量静止状态下的隔振器的位移,通常的测试方法为将开机前与开机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由于测量设备比较传统,测量精度不够,不能实时进行跟踪记录,并且费时费力,导致测量结果只是开机前后两个时间点的位移,可能会与实际状态发生偏差,不能够实时地显示柴油机振动响应,从而无法对振动状态优化提供指导性建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通过分度尺测量而带来的隔振器位移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传感器分别采集四个机脚的隔振器的竖直位移数据及柴油机轴向位置变化的数据,然后按照柴油机的相对位置将上述的数据分为两组;将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柴油机前后端振动规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最后,结合柴油机轴向位置变化的数据判断柴油机在垂向位移发生变化时是否发生倾斜。
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仪和上位机;其中,所述的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柴油机四个隔振器旁边;其中,所述的数据采集仪采集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第五传感器的数据,并将上述数据均发送至上位机内。
上述的一种柴油机运行状态下隔振装置微幅位移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柴油机的底座;所述的柴油机通过隔振器弹性安装在底座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四个隔振器处进行位移跟踪测量,获取位移数据,并将该数据根据隔振器的位置进行分组比较,获得柴油机前后端振动规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最后结合柴油机运行过程中的轴向位移数据,检测柴油机是否倾斜。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结构简单,测量精准,相较现有技术,精度和实时性具有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I中的位移曲线的变化规律对比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II中的开机状态和停机状态位移变化规律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解决传统测量方法的不精准和不能实时记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柴油机实际运行状态下记录隔振器垂向和轴向位移实时变化,并判断柴油机运行平稳性的测试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