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多肽纳米载药载体及两者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6258.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白靖琨;龚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61K47/42;A61K31/704;A61K9/51;A61P35/00;B82Y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赵明媚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纳米 载体 两者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结构式为Ac‑Leu‑Leu‑Leu‑Leu‑Leu‑Lys‑Lys‑Gly‑Arg‑Gly‑Asp‑Ser‑NH2(简称LKR)的多肽并公开了一种肽纳米载药载体构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LKR多肽在生理环境中自组装形成球状纳米粒形貌,所述多肽球状纳米粒可以用作载药载体,包埋脂溶性药物。本发明提出的多肽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球状纳米粒,可在肿瘤微酸性环境中膨胀、破裂,有效释放脂溶性药物,是一类理想的纳米药物载体,对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载药载体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多肽纳米载药载体及两者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死亡原因,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化学疗法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靶向性差,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并损害正常细胞。近年来,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药物与化学疗法的结合提供了机会。在肿瘤部位增强的通透性和保留(EPR)效应可用于被动富集纳米药物。主动靶向递送可以实现空间准确性,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并消除副作用。目标细胞和非目标细胞之间细胞组成的差异是实现此目标的关键。在抗肿瘤药物传递系统的构建中,由于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尽管石墨烯,纳米金,聚合物纳米材料等纳米颗粒通常被用作载体,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组装以获得多功能药物载体;然而,很少有报道具有抗肿瘤特性的载体与包载药物共同作用实现联合治疗。寻找一种将药物转运至目标肿瘤细胞并开发具有抗肿瘤特性的载体尤其重要。
与具有高分子量和复杂结构的聚合物载药系统相比,多肽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自组装形成精确的纳米结构,有望提供解决医学问题的新工具、新方法。游离肽分子的稳定性低,严重阻碍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然而,当肽组装成超分子材料时,其半衰期会大大延长。自组装是肽与生俱来的能力,并且是实现许多生命活动和生物学功能的基础。肽的错配不仅会导致生物学功能丧失或改变,还会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多肽自组装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现象。重要的是,肽作为易于自然组装的分子,可以通过改变天然氨基酸的组合来形成丰富多彩的纳米结构。肽及其衍生物的自组装已被用于化学治疗药物载体的构建。通过与抗肿瘤药共价交联,形成纳米纤维的肽衍生物可用于药物递送。与其相比,两亲性肽形成的球形纳米颗粒可以将难溶性药物包载在疏水区域,从而使载药方便且制备简单。不需要如共价交联等化学合成,并且在包载药物与载体之间形成有利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即氢键和盐桥),而不影响药效。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微环境为开发精确的肿瘤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基于特定的生理刺激自发改变药物载体形状和大小的纳米材料有望增加药物的累积和释放。与仅在某些肿瘤中过表达的某些酶不同,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细胞均表现出微酸性的细胞外微环境(pH 6.0–7.4),这是由于糖酵解速率增加、产生乳酸所致。肿瘤细胞外的弱酸性环境可以作为对药物输送系统的响应性刺激源。另外,部分肿瘤细胞和活化的内皮细胞可以特异性地过表达某些整联蛋白,例如ανβ3,它们可以以一定的亲和力特异性识别肽序列Arg-Gly-Asp(RGD)。RGD序列对整联蛋白受体有很大的亲和力,稳定性高,易于合成,无毒副作用,可用于构建靶向肽药物传递系统,但RGD基序的引入有可能改变小分子两亲性肽的自组装形态。多肽自组装技术的发展将使各种纳米结构的精确设计和合成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中,我们基于肽纳米技术在结构设计和定制方面的显著优势,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性靶向肽,其序列为Ac-Leu-Leu-Leu-Leu-Leu-Lys-Lys-Gly-Arg-Gly-Asp-Ser-NH2(简称LKR),以肿瘤微酸性环境为切入点,开发了具有抗肿瘤功能的肽载体,以提高抗肿瘤效果。本文将讨论这项工作,重点是开发准确有效的肽载药工具,为肝癌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响应于肿瘤微酸性的小分子肽纳米载药载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小分子肽球状纳米粒载药载体可在酸性环境中下肿胀、破裂,同时包载脂溶性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游离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医学院,未经潍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