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样装置及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6293.2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8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文;李剑平;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79/02 | 分类号: | A01K7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曾文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装置 成像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浮游生物取样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取样装置及成像设备,其中取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诱捕腔,壳体上开设有连通诱捕腔的诱捕缝;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上;诱捕灯,设于诱捕腔内;以及收集器具,设于壳体上,收集器具的内部设有收集腔,收集腔与诱捕腔连通;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装置和上述取样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取样装置及成像设备具有以下优点:保证了浮游生物取样的有效性,降低了样本的破损率和死亡率;取样装置的结构简单,应用场景广并且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游生物取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取样装 置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是传统食物链的重要营养链接,其数量、 种群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动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运转,甚至全球气候变化 都会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浮游生物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这其 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浮游生物的样本采集和观测,虽然现有技术和产品繁多, 但均未满足如今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需要。
现有的浮游生物取样设备有以下几种:一种深海吸入式浮游生物取样器, 其通过电源驱动电机带动离心桨叶旋转和防止生物逃逸逆止装置以及流量计组 成的吸水装置吸入海水,并经过滤网衣和收集瓶组成的过滤器对浮游生物进行 采集。该种浮游生物取样设备虽然可以较快地收集浮游生物,但是在此过程中 会造成浮游生物的损坏以致死亡,存在较大的缺陷;
另一种组合式浮游生物采集装置,该装置将浮游生物网和浮游植物网经连 接机构组合,通过拖网方式对浮游生物进行采集捕捞。该种浮游生物取样设备 也存在对浮游生物存在较大的伤害;
再一种珊瑚礁区底层浮游生物诱捕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网兜与下网兜, 下网兜连接有收集瓶,收集瓶的底部设置有瓶盖,上网兜包括框架,以及覆设 于框架上的网衣,网衣上设置有收集口,下网兜为无支架网兜,且与上网兜的 网衣无缝隙连接,形成一完整的网兜,框架的四角上设置有活扣,活扣通过一 细绳连接有锚。该装置放置在珊瑚礁区,通过拉链来对网具进行打开和闭合来 采集样品,通过下网兜底部的收集瓶收集样品。该种装置只可在有限场所使用, 虽能针对特定环境实现定点诱捕,单靠浮游生物随机进入陷阱进行捕获,效率 低,也很难集成到仪器使用。该种浮游生物取样设备存在通用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样装置及成像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浮游生物采集设备采样伤害性大以及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样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诱捕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诱捕腔的 诱捕缝;
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上;
诱捕灯,设于所述诱捕腔内;以及
收集器具,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收集器具的内部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 腔与所述诱捕腔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三个侧板,三个所述侧板依次首尾相连围 合形成所述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 接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为透明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捕缝的长度方向和所述诱捕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 壳体的轴线延伸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器具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 的内部连通所述诱捕腔和所述收集腔,所述转接件上设有多个排水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器具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 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网的内部连通所述诱捕腔和所述收集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梯按键的智能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