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矿物油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6708.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元;曹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14 | 分类号: | C10G67/14;C10G7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物油 再生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矿物油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再生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加氢反应单元与分馏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脱轻装置、热裂解反应器、第二混合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一减压分馏装置;加氢反应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保护反应装置、加氢精制反应装置以及脱氯反应装置;所述分馏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脱硫装置、常压分馏装置以及第二减压分馏装置;预处理单元中的第一减压分馏装置的中间馏分油出口与加氢反应单元中的保护反应器连接;加氢反应单元中的脱氯反应器出料口与分馏单元中的脱硫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本发明通过预处理单元与加氢反应单元的设置,提高了废矿物油的再生率,且再生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矿物油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废矿物油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废矿物油包括各种废内燃机油、废齿轮油、废液压油、废变压器油、废压缩机油以及废汽轮机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由C15-C39 的烷烃、多环芳烃、烯烃以及酚类,其中的多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因此,一旦进入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废矿物油还会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生物机能障碍。
从矿物油劣化机理分析,大部分矿物油并未真正报废,油品中只是部分烃类发生了变质,约占矿物油中烃类的10-25%,大部分烃类组成还是矿物油的主要粘度载体和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和/或化学的方法除去废油中变质污物和杂质就能够将废矿物油再生为符合要求的基础油,因此如何有效的去除废矿物油中的杂质,是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的关键。对污染废矿物油进行回收和再生,不仅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且是保护环境防止废油污染的主要措施。
CN 105038849 A公开了一种废矿物油的再生处理系统及其工艺,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加热装置、真空处理装置、离心循环处理装置、振动膜分离装置及收集装置。该再生处理系统通过真空处理装置以及振动膜分离装置的设置降低了分离处理的温度,但处理效率较低,废矿物油除杂效果不佳。
CN 104560354 A公开了一种废矿物油回收再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废矿物油依次经过沉降、中和、碱洗分层以及脱水处理形成废矿物油除杂后清液;清液经预热至160-180℃进入分馏塔,在绝对压强50-100Pa下蒸馏分离出溶剂油组分;溶剂油分离后剩余组分进入一线短程蒸馏器,在绝对压强5-10Pa、温度220-240℃下,蒸馏分离出一线基础油;一线基础油分离后剩余组分进入二线短程蒸馏器,在绝对压力不大于5Pa、温度220-240℃下,蒸馏分离出二线基础油。该方法不仅会产生大量废气排放,还因为需要较多的短程整流器带来了成本较高的问题。
传统的蒸馏+溶剂萃取+白土精制的工艺,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产品也只能达到I类基础油指标,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在废矿物油再生的过程中还会造成白土的二次污染,难以达到环保的要求。同时,传统技术中,对废矿物油进行预处理时所用减压塔容易堵塞结焦,每两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清焦处理,效率较低;所得产品中硫、氯含量较高,无法作为润滑油调和原料。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废矿物油再生提供一种新的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对于提高废矿物油的利用率、提高所得油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矿物油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所述再生系统能够去除废矿物油中的金属元素,还能够脱除废矿物油中的非金属杂质,并能够回收得到柴油、沥青以及石脑油;所述再生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矿物基础油。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矿物油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矿物油再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加氢反应单元以及分馏单元。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混合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脱轻装置、热裂解反应器、第二混合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一减压分馏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