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装置及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6941.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贾银元;龚卫林;王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W76/15;H04W76/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左婷兰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补偿 通话 系统 装置 芯片 | ||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装置及芯片。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CS/IMS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电话拨打操作,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主链路;响应于辅助链路建立条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至少一条辅助链路;第一终端通过主链路和至少一条辅助链路,与第二终端传输通话数据包;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对通过主链路和至少一条辅助链路接收的通话数据包进行后处理和播放。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装置及芯片通过至少两条不同的链路传输通话数据包,能够改善由于网络信号异常引起的通话断续、无声、视频卡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装置及芯片。
背景技术
终端在通话时,需要通过接入网元(例如基站、WiFi路由器等设备)与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核心网设备连接,建立通话链路,传输通话数据包。然而,接入网元发射的网络信号可能会由于网络分布不佳、多个网络相互干扰、建筑物遮挡等情况,导致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较弱,甚至接收不到信号。因此,在通话过程中,通话链路中的通话数据包可能会出现大量丢失、时延过大或者抖动过大的情况,导致通话语音断续、无声、甚至通话中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装置及芯片,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终端在通话过程中语音断续、无声、甚至掉话等通话异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CS/IMS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CS/IMS核心网设备连接,建立主链路;所述第一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辅助链路建立条件,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至少一条辅助链路,所述辅助链路与所述主链路不相同;通过所述主链路和所述至少一条辅助链路,与所述第二终端传输通话数据包。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链路补偿通话的系统,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使用辅助链路和主链路共同传输通话数据包,改善由于网络信号异常引起的通话断续、无声、视频卡顿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链路为:基于IP协议建立的点对点辅助链路;或者,基于IP协议建立的服务器辅助链路;或者,基于基站的PS核心网链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均通过基站与所述PS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基于WiFi设备的PS核心网链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均通过WiFi设备与所述PS核心网设备连接。
其中,IP协议可以是IPv4,也可以是IPv6。采用点对点辅助链路或者服务器辅助链路,可以减少通话过程对于接入网元或者CS/IMS核心网设备的依赖,即使在通话过程中接入网元或者CS/IMS核心网设备异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终端当前的通话质量。采用基于基站的PS核心网链路或者基于WiFi设备的PS核心网链路作为辅助链路,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链路为所述基于基站的CS/IMS核心网链路,或者,所述基于WiFi设备的CS/IMS核心网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链路建立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电话拨打操作;或者,所述第一终端显示响铃界面;或者,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电话接听操作;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当前处于异常地理位置;或者,所述第一终端正在由第一异常小区切换至第二异常小区;或者,所述主链路中,所述第一终端的通话质量异常;其中,所述异常地理位置、所述第一异常小区以及所述第二异常小区,是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历史通话过程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话质量异常包括上行通话质量异常,和/或,下行通话质量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6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