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医疗垃圾袋扎带打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7007.4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勇;李琳;陈洁冰;陈文举;侯鸿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瑞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08 | 分类号: | B65B5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1100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薛店镇解***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医疗 垃圾袋 打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持式医疗垃圾袋扎带打包装置,种手持式医疗垃圾袋扎带打包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一个套筒,套筒外穿设有扎带组,套筒与壳体左侧面之间设有可供扎带通过的间隙,且套筒上穿设有能推动扎带组移动的推动机构;套筒内穿设有丝杠,丝杠连接有可供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丝杠的一端穿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丝杠配合的螺纹,且套管的一端固定有挂钩a,套管上固定有滑块,套筒内开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壳体右端固定有扎紧机构,扎紧机构能拉动扎带进行打包操作;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挂钩a将医疗垃圾袋钩入枪管内,开启第二与第三电机将扎带扎紧在医疗垃圾袋的袋颈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医疗垃圾袋扎带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触过或者使用过而产生的生活垃圾或者医疗垃圾都有可能残留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正确处理好医疗垃圾防止非接触式感染是极为重要的事情,现有的医疗垃圾袋收集满的时候,需要医护人员将医疗垃圾袋打包收集起来,再集中进行处理,但是医护人员在打包的时候,直接接触垃圾袋的袋口进行,增大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另外由于病人产生的垃圾废料过多,因此医疗垃圾袋的容量都比较大,医护人员在打包的时候,打包速度慢,且对袋口扎紧力小,在医疗垃圾运输的时候,容易将医疗垃圾袋内的垃圾泄露出来;另外,人工打包无法对感染性的垃圾信息与打包的医护人员信息联系起来,若造成感染性较强的垃圾泄露,无法及时进行追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打包的时候,打包速度慢,且对袋口扎紧力小,在医疗垃圾运输的时候,容易将医疗垃圾袋内的垃圾泄露出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医疗垃圾袋扎带打包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手持式医疗垃圾袋扎带打包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一个套筒,套筒外穿设有扎带组,套筒与壳体左侧面之间设有可供扎带通过的间隙,且套筒上穿设有能推动扎带组移动的推动机构;套筒内穿设有丝杠,丝杠连接有可供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丝杠的一端穿设有套管,套管内设有丝杠配合的螺纹,且套管的一端固定有挂钩a,套管上固定有滑块,套筒内开设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壳体右端固定有扎紧机构,扎紧机构能拉动扎带进行打包操作。
所述的扎紧机构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固定在壳体内,安装底座左端上设有人字形连杆组件,人字形连杆组件上连接有第三电机,人字形连杆组件一侧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人字形连杆组件之间设有一对能拉动扎带的输送辊,输送辊的主动辊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输送辊的从动辊固铰接在人字形连杆组件上。
所述的壳体呈手枪形,壳体的枪口下方固定有扫码器,壳体的手柄内固定有称重模块,称重模块下方设有挂钩b,壳体的外侧固定有显示屏,称重模块、扫码器均与显示屏电连接,壳体的扳机处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电连接扫码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
所述的人字形连杆组件包括连杆a、连杆b以及连杆c,连杆a的一端铰接在壳体左端,连杆a的另一端铰接有从动辊,连杆b的一端铰接在连杆a上,连杆b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杆c上,连杆c上固定有一个横杆,横杆穿设在安装底座内,横杆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的主动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的从动轮固定在横杆上,输送辊的侧面上设有滚花纹。
所述的扎带组包括多排扎带,两个扎带的带头通过粘胶粘结在一起,扎带的带尾穿设在带头内。
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在丝杠的一侧,且丝杠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的主动轮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的从动轮固定在丝杠上。
所述的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扎带组右侧的竖板,竖板固定在壳体内,竖板水平固定设有有两个圆杆,圆杆设在扎带组上方,圆杆上穿设有一个挡板,挡板可在圆杆上滑动,挡板与竖板之间圆杆上设有压簧,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竖板上,且挡板穿设在套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瑞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瑞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