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敏感负荷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7326.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3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刘育权;王莉;邝国安;柯德平;刘博;徐箭;袁智勇;徐全;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30/25;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敏感 负荷 模型 参数 辨识 方法 | ||
1.一种电压敏感负荷模型及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电网量测装置获取10/0.4kV变压器处电压与负荷功率数据;然后对收集到的电压数据和负荷功率数据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
步骤2,选取改进的负荷模型来拟合电压与电压敏感负荷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式(1)所示的传统ZIP模型建立式(2)所示的电压敏感负荷的静态模型,从而将负荷分为对电压敏感的部分负荷与电压无关负荷两部分;考虑测量噪声共计4个部分,其中恒阻抗与恒电流部分是对电压敏感的PU,是需要建立映射函数的部分;剩下的负荷随机成分以及测量噪声如式(3)所示与电压波动没有相关性,因此当做一个整体;因此,改进的静态负荷模型即为保留原有ZIP模型的恒阻抗与恒电流部分,而将其余部分采用合适的方法分离出去,从而建立电压与电压敏感负荷的映射关系;
P=aU2+bU+c+e (1)
Pu=Fu(P,U,θP)=a·U2+b·U (2)
Pε=c+e (3)
式中:P表示低压台区的负荷功率;Pu表示负荷中对电压敏感的部分负荷,即当电压发生波动时负荷功率随之改变的负荷;Pε表示电压无关负荷,即不随电压波动而变化的负荷;Fu(·)表示电压到电压敏感负荷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θP为映射关系中包含的参数;U表示电压;a、b、c、e分别表示恒阻抗负荷、恒电流负荷、恒功率负荷、测量噪声的系数;
步骤3,使用粒子群算法辨识电压敏感负荷模型参数;每个粒子在不断寻找时经历过的最好位置定义为个体最优位置,记为Pbest;群体所有粒子经历过的最好位置定义为全局最优位置,记为Gbest;所有粒子都有一个被优化函数决定的适应度值,通过2个极值在迭代时不断更新自身,产生下一代的个体;定义D维搜索空间的M个粒子,其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为Xi,经历过是最好位置记为Pbest(g),速度为Vi;各个粒子利用公式(4)~(5)对自身速度、位置进行调整:
其中,表示第i个粒子第l次迭代时的速度;ω为惯性权重,使粒子能够保持运动惯性;c1、c2为学习因子,设置为2;rand1、rand2为[0,1]之间的随机数;Pbest(g)表示每个粒子在不断寻找时经历过的最好位置;Gbest(g)表示群体所有粒子经历过的最好位置;表示第i个粒子第l次迭代时的位置;
步骤4,在分离出电压敏感负荷Pu后,从负荷功率P中扣除电压敏感负荷Pu,将电压U与负荷随机成分Pε之间的相关性作为粒子群算法输出结果的评价函数,其中,相关性分析表达式为对粒子群算法输出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中,t表示时刻;U(t)表示t时刻的电压;表示电压的U均值;Pε(t)表示t时刻与电压无关的负荷;表示功率Pε的均值;ρ表示电压U与功率Pε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通过粒子的不断搜索,找到使得电压U与负荷随机成分Pε之间的相关性最小的时候对应的模型参数,作为最优的参数辨识结果;
步骤5,在辨识出电压敏感负荷模型参数后,计算有功电压特征系数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3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结构
- 下一篇:垃圾填埋场位移变化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