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7421.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张恒铭;宁娜娜;周克家;林萌;李希文;李庆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1/38;E04B1/24;E04B1/58;E04B2/58;E04B7/20;E04B1/41;E04C2/288;E04B5/38;E04B7/22;E04B1/76 |
代理公司: | 青岛众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411 | 代理人: | 李松松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配 结构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该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包括预制基础、带有地板的装配式墙体系统和整体屋面板;所述预制基础顶部的四角上均设置定位角型件;所述装配式墙体系统包括底部框架、若干钢柱、连接梁、内墙体和外墙体;所述底部框架的角部与所述定位角型件相适配;所述外墙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梁;所述内墙体设置于所述钢柱之间,所述内墙体顶部的两侧边均覆盖有角型件,所述钢柱的顶端凸出所述角型件的上平面;所述整体屋面板底部对应所述钢柱处均设置有第三连接件。该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上述结构体系。本发明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需要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和养护等,施工繁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易受环境影响而不易保证,装配率较低,综合建设造价较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目前,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全装配)结构体系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全装配)结构体系。这两种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尽可能多地采用预制构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竖向承重构件剪力墙采用预制方式,水平结构构件采用叠合梁和叠合楼板形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的竖向承重构件柱采用预制方式,水平结构构件采用叠合梁和叠合楼板形式。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中由于梁、楼板的叠合导致大量的湿作业,且需要梁和楼板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等原因造成施工连续性中断,导致装配率和施工速度受到制约。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中,对于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这也是目前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更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出发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可以减少现场湿作业工作量,提高装配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的特点。
作为同一种技术构思,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装配的结构体系,包括预制基础、带有地板的装配式墙体系统和整体屋面板;
所述预制基础顶部的四角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预埋钢板和固定于所述第一预埋钢板上的定位角型件;
所述装配式墙体系统包括钢结构框架、内墙体和外墙体;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由若干底部横向钢梁和底部纵向钢梁组成的底部框架以及若干钢柱,所述底部框架的角部与所述定位角型件相适配;所述地板架设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钢柱固定于所述底部框架并贯穿所述地板,所述钢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钢柱的外侧;所述外墙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梁;所述内墙体设置于所述钢柱之间,所述地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内墙体的U型钢卡,所述内墙体顶部的两侧边均覆盖有角型件,所述角型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钢柱,所述钢柱的顶端凸出所述角型件的上平面;
所述整体屋面板底部对应所述钢柱处均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预埋钢板和固定于所述第三预埋钢板上且与所述钢柱的内腔相适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插入所述钢柱的内腔,所述钢柱与所述第三预埋钢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内侧设置有多条相互交错横竖排列的钢筋混凝土肋,所述钢筋混凝土肋之间设置有保温件,所述钢筋混凝土肋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一体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肋的交叉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装饰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昌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