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三通结构的前列腺穿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7532.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牛强;夏术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M3/02;A61M31/00;A61M39/10;A61M3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三通 结构 前列腺 穿刺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三通结构的前列腺穿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三通结构的前列腺穿刺装置,包括一用于固定穿刺针以及经直肠超声探头的穿刺架,还包括一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一鞘管、三通接头、硅胶密封盖以及消毒液注射系统;三通接头顶部及前后端接口分别连接消毒液注射系统、鞘管、硅胶密封盖。穿刺针穿过硅胶密封盖在鞘管内活动;穿刺架上开设有引导通道,引导鞘管在引导通道内前后滑动。本专利实现入针点直肠黏膜精确消毒,同时穿刺针运行环境为鞘管和三通接头形成的密闭空间,将穿刺针和穿刺通道完全与周围直肠细菌环境隔离,穿刺时穿刺针及周围空间完全无菌状态。本专利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保证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操作遵循外科无菌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定位器。
背景技术
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取前列腺标本是诊断前列腺癌的关键步骤,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超过1百万前列腺穿刺活检手术实施。目前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升高,虽然缺乏全国性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手术数量统计,但是显而易见这种诊断性操作将随着前列腺癌普查的展开和人口老龄化而更加普及。穿刺后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在经直肠穿刺时穿越直肠黏膜屏障。约1/4患者穿刺后大肠杆菌定植于富含血供的前列腺组织中形成致病细菌集落。目前预防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措施包括围手术期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术前肠道清洁、肠道消毒,术前直肠拭子细菌培养指导围手术期抗感染用药等。
然而,与20年前相比,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从1%增加到2%-3%。这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增加,常常被归因于近年喹诺酮类药物细菌耐药性的变化。直肠细菌是通过穿刺针的携带越过黏膜屏障的,预防穿刺感染的关键除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如何减少直肠细菌的移位和定植于前列腺也非常重要。理论上穿刺点直肠黏膜细菌密度与穿过黏膜进入前列腺组织的细菌数量相关。
现有的预防措施,包括抗感染药物和直肠消毒都能够减少直肠菌群密度,但是前者存在耐药菌的问题,后者不能避免消毒部位二次污染,二次污染是指由于肠蠕动和重力关系穿刺部位被含菌液体再污染,从而导致无效消毒。前列腺穿刺中,从直肠超声探头进入直肠到完成最后一针穿刺常常耗时接近10分钟,肠蠕动或重力因素促使穿刺部位以上肠内容下行,穿刺点直肠黏膜消毒后二次污染几率增加。
现有的前列腺穿刺装置上并未整合有消毒机构,无法实现穿刺过程中的无菌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具有三通结构的前列腺穿刺装置,已解决上述现有前列腺穿刺装置无法进行入针点精确消毒冲洗功能,现有前列腺穿刺过程中直肠黏膜细菌和致病菌进入前列腺组织造成感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穿刺点精确冲洗消毒机构的前列腺穿刺装置的使用方法,已解决上述现有前列腺穿刺装置无法进行消毒冲洗功能,现有前列腺穿刺过程中直肠黏膜细菌和致病菌进入前列腺组织造成感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具有三通结构的前列腺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经直肠穿刺探头以及用于固定穿刺针以及经直肠穿刺探头的穿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鞘管、三通接头、硅胶密封盖以及消毒液注射系统;
所述三通接头的顶部接口连接所述消毒液注射系统的出液口,所述消毒液注射系统包括一储存有消毒液的存储腔;
所述三通接头的前端接口连接有所述鞘管;
所述三通接头的后端接口安装有所述硅胶密封盖,所述硅胶密封盖用于穿过穿刺针,穿刺针穿过所述硅胶密封盖在鞘管内活动;
所述穿刺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消毒机构的引导孔,所述鞘管与所述引导孔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引导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鞘管的外径,且差值不大于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调整基站时延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AR一体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