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7758.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瑜;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A61G1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r 核磁共振 | ||
1.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核磁共振箱体(1)和输送带板(3),所述输送带板(3)贯穿安装在核磁共振箱体(1)的内部,且输送带板(3)的两端均从核磁共振箱体(1)的内部向外凸出;
所述核磁共振箱体(1)的入口处在输送带板(3)的下方安装有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包含有支撑框(4),支撑框(4)滑动安装在输送带板(3)的下方,支撑框(4)的底部远离核磁共振箱体(1)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底部与支撑架(5)之间安装有第一液压柱(11),连接杆(12)的顶部与支撑框(4)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框(4)的顶部两侧边缘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槽(8),滑动槽(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板(14),滑块板(14)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第二液压柱(13),第二液压柱(13)的顶部与输送带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箱体(1)的入口端安装有可拆卸的充气囊(2),充气囊(2)朝向核磁共振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插杆(6),核磁共振箱体(1)的入口端设置有若干个与插杆(6)相适配的插孔(7),插杆(6)插接在插孔(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的内部上端安装有可拆卸的防尘垫(9),防尘垫(9)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吸盘(15),且防尘垫(9)通过吸盘(15)与支撑框(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4)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板(10),侧板(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延伸至侧板(10)的外部并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远离侧板(10)的一端连接有摆臂(17),摆臂(17)垂直于转轴(18),且摆臂(17)远离转轴(18)的一端连接有推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核磁共振方舱,其特征在于,该核磁共振方舱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病人需要做核磁共振时,病人直接躺在输送带板(3)的上部,输送带板(3)将病人运输进入到核磁共振箱体(1)的内部,病人在核磁共振箱体(1)的内部得到检查;检查时,病人的脚部放在支撑框(4)的上部,脚与防尘垫(9)接触,防尘垫(9)储存杂质,避免了脚将输送带板(3)弄脏,使得核磁共振箱体(1)保持洁净;防尘垫(9)需要更换时,直接将其拆卸,通过吸盘(15)进行安装新的防尘垫(9);
步骤二:若病人身体较弱,需要人扶持才能行走,在做检查时;将支撑框(4)拉出,滑块板(14)在滑动槽(8)的内部滑动,使得支撑框(4)移动的方向稳定;支撑框(4)拉出后,第二液压柱(13)伸长,第一液压柱(11)收缩,带动支撑框(4)的高度向下降低,降低到预设的高度后,病人坐在支撑框(4)的上部,支撑框(4)上升带动病人向上移动,方便病人登上输送带板(3);病人坐在支撑框(4)的上部后,两侧的电机(19)带动转轴(18)和摆臂(17)转动,进而带动推板(16)转动,直至推板(16)与病人身体的侧面抵接,从背后对病人进行支撑;
步骤三:支撑框(4)上升到最高处后,病人向输送带板(3)的上部进行倾躺;病人倾躺时,电机(19)带动推板(16)向下转动,病人倾躺时无需人员搀扶,且病人自身无需施力;病人躺在输送带板(3)的上部后,输送带板(3)将病人运输进入到核磁共振箱体(1)的内部,病人在核磁共振箱体(1)的内部得到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77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