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粘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8229.8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超;尹俊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2;A61L27/18;A61L27/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粘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即粘组织补片包括网片基体,网片基体上涂覆有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层和凝血酶原层,并且所述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层和凝血酶原层分别在超低温温度下冷冻处理。本发明的即粘组织补片能够和组织快速贴合,无需缝合线或图钉,从而可以避免固定导致神经损伤,同时极大的节省手术时间,使用时直接将补片置于手术缺损部位,在体液湿润环境下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交联,快速形成纤维蛋白胶,将网片固定到组织上;而且还可同时实现快速止血和创口愈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即粘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组织缺损修补术中,采用一种网状的补片进行无张力修复已被广泛接受。网状补片植入后在组织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产生的细胞外基渗透并长入到补片的网状结构里,从而强化了手术部位的组织,起到疝修补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常用的疝修补补片通常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有密度低、耐腐蚀、炎性刺激作用适中等诸多优点,同时也有缺点:如不能与内脏直接接触,容易粘连,侵蚀腹壁器官;材料不够柔软,可能产生更大的炎症反应等。通常采用的网状补片固定的方法是用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或“图钉”将补片固定到组织上,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可能因为在缝合固定的过程中造成组织或神经损伤而引发患者术后慢性疼痛。
此外,有文献报道网状补片植入后因固定不牢而出现折叠、移位,从而产生坚硬和锐利的边缘引起患者术后较强的异物感和不适感,严重的甚至产生肠瘘、膀胱瘘等严重并发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粘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即粘组织补片。
本发明的即粘组织补片,包括网片基体,所述网片基体上涂覆有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层和凝血酶原层,并且所述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层和凝血酶原层分别在超低温温度下冷冻处理。
其中,所述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层为内层,所述凝血酶原层为外层。
其中,所述凝血酶原层为内层,所述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层为外层。
其中,纤维蛋白原的加载量为0.6mg/cm2~6mg/cm2,凝血酶原为50IU/cm2~800IU/cm2。
其中,所述超低温温度为-80℃~-75℃。
其中,所述凝血酶原为CaCl2激活的凝血酶原,CaCl2与凝血酶原的重量比为约4:1至约2:1,优选重量比为约2.5:1至约2:1。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即粘组织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纤维蛋白原混合溶液:
将纤维蛋白原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加入ⅩⅢ因子、粘连蛋白、聚乙二醇和抑蛋白酶溶液,制备纤维蛋白原混合溶液;
(2)用磷酸缓冲液溶解凝血酶原,采用CaCl2溶液激活所述凝血酶原得到激活的凝血酶原;
(3)将所述纤维蛋白原混合溶液涂覆到加热软化处理的网片基体上并进行平压,放在室温下冷却;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80℃~-75℃的超低温温度进行冷冻处理,然后将激活的凝血酶原涂覆到附有纤维蛋白原的网片基体上,并且在-80℃~-75℃的超低温温度进行冷冻处理;然后置于温度为-60℃~-40℃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即粘组织补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百和至远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8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爬楼梯的扫地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临床用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