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8524.3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祥;张艺铭;陈雨洋;董国栋;马妍;赵升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F04D29/02;F04D29/58;F04D29/044;H02K1/12;H02K1/18;H02K9/19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一体化 盘式无刷 电子 水泵 | ||
1.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包括泵壳(1)、叶轮(2)、芯轴(3)、泵体组件(4)、转子(5)、接线盒(6)、电路板(7)和后盖(8),其特征在于:泵体组件(4)内塑封有壳体(40)和盘式电机的定子(41)及绕组(42),泵体组件(4)右端与泵壳(1)配合形成压水腔(14),水泵工作时定子(41)产生热量传导给泵体组件(4),压水腔(14)内工作液体快速流动,能带走泵体组件热量完成定子(41)散热;泵体组件(4)左端与接线盒(6)配合形成转子腔(53),转子(5)置于转子腔(53)内;
泵体组件(4)右侧空心圆柱形状的中心形成容腔(45),芯轴(3)从后向前从转子腔(53)穿过容腔(45)伸入压水腔(14)内,与叶轮(2)连接;芯轴(3)内有通孔(31);
接线盒(6)左端与后盖(8)配合形成的接线室(63),电路板(7)置于接线室(6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组件(4)由三相导线(44)、定子(41)、绕组(42)及壳体(40)注塑成形为一体,注塑材料为尼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组件(4)设有前密封槽(46)与后密封槽(47),前密封槽(46)与泵壳(1)配合形成前密封面(48),通过前密封圈(10’)来密封连接前密封面(48),后密封槽(47)与接线盒(6)形成后密封面(49),通过后密封圈(11’)来密封连接后密封面(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组件(4)靠近容腔(45)处开设有通孔状的过流孔(43),水泵工作时,液体从压水腔(14)流入过流孔(43),之后进入转子腔(53)内,芯轴的通孔(31)处为低压区,液体将从通孔(31)流回压水腔(14)内形成内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7)的发热元件(72)设置在电路板(7)背侧,使发热元件(72)与导热件(9)互相接触,导热件(9)与接线盒(6)互相接触,电路板(7)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9)传导给接线盒(6),接线盒(6)把热量传导给转子腔(53)内液体,水泵工作时,液体进行内循环完成电路板(7)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件(9)为导热硅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7)包括CAN芯片,能够与汽车ECU进行CAN通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3)左端设有安装凸台(32),转子有相应的转子凹槽(52),安装凸台(32)与转子凹槽(52)配合后进行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5)径向尺寸为转子(5)轴向尺寸的3~10倍,转子(5)与芯轴(3)和叶轮(2)组成转子总成,芯轴(3)利用前轴承(1’)与后轴承(2’)进行悬臂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一体化盘式无刷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盒(6)开设有导线孔(61),三相导线(44)穿过导线孔(61)与电路板(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85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磨粉机自动配药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