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钻孔小型凿岩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135.2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彭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辛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15/04;E21B15/00;E21B17/07;E21B19/14;E2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钻孔 小型 凿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钻孔小型凿岩车,包括凿岩箱,所述凿岩箱的内部设有凿岩腔,所述凿岩腔的右壁上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有管腔,所述管腔的右端固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管腔的永磁铁,凿岩车能够在电机的作用下自动前进,无需进行搬运,前进过程中甚至可以进行工具的运输,非常的省时省力;通过磁力的变换与弹簧作为冲击动力,自身的震动比较小,同时弹簧也具备减震的作用,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人员在推动过程中受到的震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平钻孔小型凿岩车。
背景技术
凿岩是在岩石中钻凿出特定要求的眼孔,在采矿工程中,眼孔常用以装填炸药,进行爆破;
目前有很多大型的器械能够在岩石上钻孔,大大提高了钻孔的速度,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这些便利的大型器械无法使用,这时就会需要工人携带凿岩机等器械去手动进行凿岩,而这些凿岩机则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自身自重不低,搬运比较不方便,施工过程中产生振动较大,劳动强度大、也对工人有一定危害,若是水源较远甚至无水源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无水施工,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灰尘,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钻孔小型凿岩车,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水平钻孔小型凿岩车,包括凿岩箱,所述凿岩箱的内部设有凿岩腔,所述凿岩腔的右壁上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有管腔,所述管腔的右端固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管腔的永磁铁,所述永磁铁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管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设有贯穿所述凿岩腔左壁并伸出所述凿岩箱的钎杆,所述钎杆与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圆表面上固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接口腔,所述接口腔的上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套筒的开口,所述开口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在凿岩时提供水的供水机构,所述接口腔的左侧连通有位于所述钎杆内的输水管道,所述套管的上表面的右端固设有左右位置对称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上表面内设有凹口,左右两侧的所述凹口的前后壁内分别设有前后位置对称的第一铁片与第二铁片,所述第一铁片与所述第二铁片通过电线各自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并形成各自的电路回路,所述接触块之间设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凿岩腔后壁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铁片与所述第二铁片接触并形成电流方向相反的电路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的后侧设有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直径远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键连接于转动连接于所述凿岩腔后壁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键连接并滑动连接于所述钎杆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左右两侧抵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动力切换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的前下侧设有用于使凿岩车行进的动力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凿岩腔的前壁内且后侧开口的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电机腔的左壁内设有贯穿所述电机箱的通腔,所述通腔内滑动连接有固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自带磁性的推拉杆,所述通腔的前壁上固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推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箱前侧的锥齿箱,所述锥齿箱内设有锥齿腔,所述锥齿腔的后壁内转动连接有贯穿所述电机箱并伸入所述电机腔的能够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前端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下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键连接并滑动连接有贯穿所述锥齿腔的第四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辛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辛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基坑四周具有栏杆的挡水坎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