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端牵引式隧洞船舶通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265.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张绪进;李晓飚;舒岳阶;刘亚辉;王召兵;陈亮;周世良;周远航;蔡新勇;马希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64 | 分类号: | B63B21/64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端 牵引 隧洞 船舶 通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两端牵引式隧洞船舶通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洞两侧岸边或者隧洞顶部顺隧洞长度方向设置牵引车轨道,牵引车轨道上沿前后方向成对地设置有牵引车,牵引车上设置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用于牵引船舶的牵引绳,通航控制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船舶船艏进入隧洞后,船舶停止自航,前方的牵引车上放出两根牵引绳和船艏两侧相连接,使其形成对船艏两侧的向前牵引;
(2)控制前方的牵引车向前移动并放出牵引绳,使该牵引绳的船艏牵引力与水平方向夹角达到设定值α1、与船舶轴线方向夹角达到设定值β1,然后停止放出牵引绳并张紧施加向前的牵引力,船舶在向前的牵引力设定值T1作用下,继续低速前进;
(3)船舶船艉进入隧洞后,后方的牵引车上放出两根牵引绳与船艉两侧相连接;
(4)船舶继续前行,后方的牵引车暂时保持不动并放出牵引绳,以形成对船艉两侧的向后的反向约束力,反向约束力与水平方向夹角达到设定值α2、与船舶轴线方向夹角达到设定值β2,后方牵引车停止放出并张紧牵引绳,反向约束力达到设定值T2后,对船舶施加向后的反向牵引;
(5)船舶在船艏的牵引力T1与艉部反向约束力T2协同作用下,控制船舶按照设计加速度a1加速至设定速度v1;加速过程中,船舶艉部的反向约束力保持设计T2不变,并保持其与水平方向夹角、船舶轴线方向夹角均不变;
(6)当船舶达到设定速度v1后,控制船舶在船艏的牵引力T1与艉部反向约束力T2协同作用下保持匀速状态行驶;
(7)船舶船艏到达隧洞出口后,控制后方的牵引车向前行驶转变反向约束力为正向牵引力,并继续带动船舶继续向前行驶,直至船舶驶出隧洞,解除牵引绳和船舶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牵引式隧洞船舶通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船舶前后两端受牵引方式是以下四种:
船艏两侧受隧洞顶部牵引车的呈内八字的向前牵引力T1,船艉两侧受隧洞顶部牵引车的呈内八字的反向约束力T2;
或者船艏两侧受隧洞两侧岸边牵引车的呈外八字的向前牵引力T1,船艉两侧受隧洞顶部牵引车的呈内八字的反向约束力T2;
或者船艏两侧受隧洞顶牵引车的呈内八字的向前牵引力T1,船艉两侧受隧洞两侧岸边牵引车的呈外八字的反向约束力T2;
或者船艏两侧受隧洞两侧岸边牵引车的呈外八字的向前牵引力T1,船艉两侧受隧洞两侧岸边牵引车的呈外八字的反向约束力T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牵引式隧洞船舶通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船艏牵引力和水平方向夹角α1、船艏牵引力与船舶轴线方向夹角β1和船艏牵引绳施加向前的牵引力T1,以及步骤(4)中船艉的反向约束力和水平方向夹角α2、反向约束力与船舶轴线方向夹角β2和反向约束力T2的大小依靠中央控制器确定;
通航时,由船舶上人员预先将船舶船型信息和船舶吃水深度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再实时检测牵引车到船舶垂直距离信息发送至中央控制器;通过定期录入或实时检测隧洞河流流速信息输入中央控制器;然后中央控制器根据预先建立的对应模型关系直接得到α1、β1、T1、α2、β2和T2六个值的大小,并以此实现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2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市政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通航隧洞船舶非自航通过牵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