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改性生物基聚合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274.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佟毅;黄威;陈鹏;李义;李博豪;崔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吉林中粮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10;D01D5/08;D01D5/2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改性 生物 聚合物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异形改性生物基聚合物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含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聚乙醇酸、成核剂、酯交换剂、扩链剂和抗水解剂的组合物熔融共混后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共混料;
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共混料为基准,所述聚乳酸为5-45重量份,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为55-95重量份;
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乳酸和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之和为基准,所述聚乙醇酸为0.1-10重量份,所述成核剂为0.002-1重量份,所述酯交换剂为0.1-5重量份,所述扩链剂为0.1-2重量份,所述抗水解剂为0.1-2重量份;
其中,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8万-25万,所述聚乳酸中L旋光异构体的摩尔含量为85-99%;
其中,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2万-81万,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中4-羟基丁酸的摩尔含量为4-20%;
(2)将所述共混料进行熔融纺丝制得异形改性生物基聚合物纤维;
其中,所述熔融纺丝的喷丝板具有异形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异形截面为C形、圆中空形、三角形、十字形或花瓣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熔融纺丝的条件包括:纺丝温度为175-235℃,纺丝速度为300-300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共混料为基准,所述聚乳酸为15-40重量份,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为60-8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15万-20万;所述聚乳酸中,L旋光异构体的摩尔含量为92-98%。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8万-78万;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中,4-羟基丁酸的摩尔含量为6-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乙醇酸的重均分子量为6万-18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乙醇酸的重均分子量为8万-14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成核剂为氮化硼与嘧啶的复配体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氮化硼的平均粒径为10-1000n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嘧啶选自尿嘧啶、胸腺嘧啶和胞嘧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氮化硼与所述嘧啶的用量的重量比为(0.1-9):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酯交换剂选自四氯化锡、三丁基氯化锡、三丁基氧化锡、辛酸亚锡、草酸亚锡、纳米二氧化锡、四丁基锡、氟硼酸亚锡、钛酸四丁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异丁酯和醋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扩链剂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和1,2-环己烷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水解剂选自聚碳化二亚胺、碳化二亚胺、噁唑啉和具有三元环醚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吉林中粮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吉林中粮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2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