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口罩的耳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401.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凌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G01N3/02;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口罩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口罩的耳带检测装置,涉及口罩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安装有气缸;气缸伸缩杆端安装有下压块;检测台相对下压块对称开设有矩形槽口;检测台下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两检测杆;检测杆朝向矩形槽口的一侧面连接有楔形板和测力传感器;检测杆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柱;检测台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凸轮槽板;凸轮槽板上表面开设有两凸轮槽,两凸轮槽成八字形设置;凸轮槽与固定柱间隙配合,通过凸轮槽板移动,实现两检测杆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本发明通过设置检测杆,通过检测杆前进带动耳带伸长,通过测力传感器检测耳带是否焊接牢固,解决了现有口罩耳带检测效果差,以及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罩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口罩的耳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打片机将多层无纺布、过滤布通过封边、裁切等工序后制成口罩本体。口罩两侧的耳带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口罩上。而现有的耳带连接状态需要通过人工或设备进行检测,如检查耳带是否漏焊或焊接牢固程度等。
如口罩耳带的焊接存在缺陷,则在佩戴过程中可出现耳带与口罩本体脱离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口罩无法使用。
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也存在漏检的情况。同时,检测的工作效率较低。而设备检测往往为通过视觉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此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口罩本体上是否焊接有耳带,而对耳带的焊接质量无法进行检测。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针对口罩耳带的检测装置,以提高检测效果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罩的耳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检测杆,通过检测杆前进带动耳带伸长,通过测力传感器检测耳带是否焊接牢固,解决了现有口罩耳带检测效果差,以及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口罩的耳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表面通过气缸架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伸缩杆端安装有下压块;所述检测台上表面相对下压块对称开设有矩形槽口;所述检测台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矩形槽口连通;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检测杆;两所述检测杆成对称设置;所述检测杆朝向矩形槽口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楔形板和测力传感器;所述楔形板位于测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检测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检测台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凸轮槽板;所述凸轮槽板上表面开设有两凸轮槽;所述凸轮槽板一侧连接有伸缩装置;两所述凸轮槽成八字形设置;所述凸轮槽与固定柱间隙配合,通过凸轮槽板移动,实现两检测杆的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台安装有用于口罩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块上表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下压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盲孔同心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与气缸伸缩杆间隙配合;所述轴套侧壁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气缸伸缩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腰型孔间隙配合的销钉。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块与矩形槽口对应侧面开设有若干吹气孔;所述下压块上表面开设有与吹气孔连通的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块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下压块,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拨条;所述传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拨条用于将口罩拨入矩形槽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孔的开口倾斜向下设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检测台上设置两个检测杆,利用检测杆前伸拉动耳带,通过检测杆上的测力传感器检测耳带是否焊接牢固,从而实现对口罩耳带的自动化检测,有效的提高了口罩耳带的检测效果和检测效率。
2、本发明通过在下压块上设置吹气孔,通过吹气可使得口罩耳带保持在口罩本体两端的下垂状态,从而便于检测杆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凌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凌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