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拆装的除尘器滤袋单元及其拆装组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612.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禹;李晓海;张晓斌;郑博文;徐卫;褚浩然;杨利国;李串连;贾成明;杨丽莉;阮佳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06;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拆装 除尘器 单元 及其 组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拆装的除尘器滤袋单元及其拆装组件、方法,滤袋单元包括:花板、笼骨和滤袋;花板包括:内螺纹、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通孔和凸块;笼骨包括:第一卡抓槽、外螺纹、压块、反吹口和骨架;滤袋包括:第二卡抓槽、翻边、密封圈和滤袋筒。本发明能够实现滤袋的自动化拆卸和安装,免除了人工劳动的需求,提高了袋式过滤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拆装的除尘器滤袋单元及其拆装组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重工业、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及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暴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粉尘问题越发严重。同时,随着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人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除尘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袋式除尘器以其除尘效率高,运行稳定,适用范围大,可处理高温、高比电阻的粉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滤袋材质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目前,袋式除尘器的数量约占各类除尘器总量的60-70%,是应用最多的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的高效除尘器,利用多孔的袋状滤料进行除尘。当含尘气流通过滤料,由于纤维的筛滤,拦截,碰撞等作用,在滤料表面形成初层,袋式除尘器的过滤作用主要是依靠这个初层进行的,而滤料作为初层的骨架。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后经过重力沉降,筛滤效应,惯性碰撞,静电,扩散效应,粘附作用被净化,净化后的空气经过滤袋从排气筒排出。袋式除尘器过滤效率高,对于0.1μm的粉尘的过滤效率高达98~99%。
但由于袋式除尘器的笼骨、花板、滤袋及密封较复杂,滤袋与笼骨的拆装往往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尤其是在放射性废物焚烧设施尾气处理系统中的袋式除尘器,其袋滤拆装时还应考虑辐射防护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袋式除尘器滤袋单元进行改进,使其易于拆卸和安装,实现自动化拆装,降低人工劳动需求,拓展袋式除尘器在特殊行业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拆装的除尘器滤袋单元及其拆装组件、方法,实现袋式过滤器中滤袋的自动化拆卸和安装,免除了人工劳动的需求,提高了袋式过滤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拆装的除尘器滤袋单元,所述滤袋单元包括:花板、笼骨和滤袋;
所述花板包括:内螺纹、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通孔和凸块;其中,所述内螺纹、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和所述通孔从上至下、从外至内依次同心布置于所述花板上;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中;
所述笼骨包括:第一卡抓槽、外螺纹、压块、反吹口和骨架;其中,所述第一卡抓槽共计四个,均布于所述压块上部外侧;所述外螺纹布置于所述压块下部外侧表面且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互相衔接的所述反吹口和所述骨架均布置于所述压块内部;
所述滤袋包括:第二卡抓槽、翻边、密封圈和滤袋筒;其中,所述第二卡抓槽共计四个,均布置在所述翻边外侧,其中的三个卡抓槽均布,一个卡抓槽对称布置;所述滤袋筒内径与所述翻边内径相同并组成整体;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翻边与所述滤袋筒之间的夹角内;
在袋式除尘器工作状态下,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滤袋筒穿过所述通孔;同时,所述翻边外侧对称布置的一个卡抓槽与所述凸块配合,使得所述滤袋周向固定;所述笼骨装配在所述滤袋正上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随着螺纹旋转,所述笼骨整体下移,所述压块下表面与所述翻边上表面接触并压紧,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的所述密封圈在压紧作用下变形,实现所述滤袋与所述花板之间的密封;同时,所述骨架通过所述通孔,在所述滤袋筒内侧支撑所述滤袋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