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0194.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3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强;喻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于小薇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线圈组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用于容纳线圈组件的安装空间;其中,第一壳体设置有连接部件,第二壳体设置有配合部件,连接部件与配合部件能够连接或解除连接,以使无线充电器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连接部件与配合部件连接,以使安装空间封闭,线圈组件位于安装空间内;在第二工作状态,连接部件与配合部件解除连接,线圈组件位于安装空间外,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线圈组件充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至少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即线圈组件位于壳体内部和位于壳体外部),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切换工作状态,提高无线充电器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摆脱充电线的束缚已成为终端配件产品发展的主流趋势。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目前,用户使用无线充电器时,通常将待充电的电子设备放置于无线充电器上,从而对电子设备充电,该无线充电器的使用模式单一,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器具有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从而具有较高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线圈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线圈组件的安装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配合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配合部件能够连接或解除连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器至少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配合部件连接,以使所述安装空间封闭,所述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配合部件解除连接,所述线圈组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外,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线圈组件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件与配合部件,且连接部件与配合部件连接时,线圈组件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成的安装空间内;连接部件与配合部件解除连接时,线圈组件能够从该安装空间内取出,电子设备能够直接通过线圈组件充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器至少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即线圈组件位于壳体内部和位于壳体外部),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切换工作状态,提高无线充电器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配合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第一卡接部,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或解除卡接。本实施例中当配合部件与连接部件卡接连接时,使得二者的结构简单,从而简化无线充电器的结构,且便于实现二者的连接和解除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配合部件包括卡块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且所述卡块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卡块,且所述卡块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或解除卡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块相对于第二壳体的转动,能够调整设置于卡块的第一卡接部的位置,从而便于实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卡接或解除卡接,且使得配合部件的结构简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配合部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卡块之间,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壳体与卡块第二配合部之间设置弹性件,卡块在外力作用下绕第一转轴转动过程中,能够压缩或拉伸弹性件,当外力消失时,在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卡块能够恢复原始状态,从而使得卡块能够自动复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块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二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