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层压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塑料成型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0746.9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烈;曹圭中;高载昊;具本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8;B32B7/12;B32B33/00;B29D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金明花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层压 及其 制造 方法 成型 | ||
根据本发明的塑料层压体以对称结构包括形成有硬涂层的塑料膜,从而在高温环境下可以显著减少卷曲的产生。另外,通过调整上述塑料层压体的各层的厚度、成分和工艺条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尺寸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防污性和印刷性等特性。特别地,当将上述塑料层压体应用于产品时,其可以在层压结构内提供无光泽的表面,以提供诸如豪华感的审美效果。因此,通过上述塑料层压体成型的塑料成型体,不仅具有高耐久性,还由于多功能复合化而降低成本,故可有效地替代现有玻璃材质而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前盖或后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层压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塑料成型体。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塑料材质的盖体,该塑料材质可替代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前盖或后盖的玻璃材质。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的前盖或后盖一般使用在外观、尺寸稳定性及光学特性方面具有优势的玻璃材质。但是,由于外部冲击,在移动设备中使用的玻璃材质的前盖或后盖容易破裂和飞散。另外,根据目前移动设备逐渐大面积化的趋势,当使用玻璃材质的盖体时,存在难以实现轻量化,而且会导致增加成本的问题(参照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17-5755号)。
因此,开始尝试开发利用塑料材质来替代玻璃材质的盖体。特别是,塑料材质具有重量轻,耐冲击性优异,破裂时不会飞散,成本低的优点。
一方面,前盖或后盖起到从外部环境保护移动设备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塑料基材层的外露面上形成硬涂层以提升表面硬度和耐久性。另外,由于移动设备的盖体采用多样的设计,因此设置于设备内部的硬涂层需要具有有利于模具成型或印刷的特性。
另外,目前移动设备的后盖通过赋予立体色彩、金属质感或光泽等来形成差异化,但对于玻璃材质,为了实现上述设计需要进行额外的后续加工工艺,因此目前一直在研究如何使用塑料材质来替代玻璃材质。
发明内容
尽管用于移动设备的塑料材质的硬涂膜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在高温环境下的层间热收缩率差异,导致产生卷曲且尺寸稳定性低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进行研究,结果将具有硬涂层的塑料膜设计为对称的层压结构,从而显著减少了高温环境下的卷曲产生。另外,通过调整层压体的各层的厚度、成分和工艺条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尺寸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防污性和印刷性等特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善现有硬涂膜的较低的尺寸稳定性及提高了除此之外的其他各种特性的塑料层压体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上述塑料层压体,提供一种耐久性高且成本低的塑料成型体,其可替代适用于现有移动设备中的前盖或后盖的玻璃材质。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层压结构内适用无光泽表面或装饰用层以增强审美效果的塑料层压体及利用该塑料层压体获取的塑料成型体。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层压体,包括:核心基材层;第一片材,包括依次设置于上述核心基材层的一表面上的第一基材层及第一硬涂层;以及,第二片材,包括依次设置于上述核心基材层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基材层及第二硬涂层,上述第一基材层及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比为1:0.9至1:1.1,上述第一硬涂层及上述第二硬涂层的重量比为1:0.9至1:1.1。
根据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层压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材层上形成第一硬涂层以获取第一片材的步骤;在第二基材层上形成第二硬涂层以获取第二片材的步骤;层叠上述第一片材以使上述第一基材层面向核心基材层的一表面的步骤;以及,层叠上述第二片材以使上述第二基材层面向上述核心基材层的另一表面的步骤,上述第一基材层及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比为1:0.9至1:1.1,上述第一硬涂层及上述第二硬涂层的重量比为1:0.9至1:1.1。
根据一实例,上述核心基材层的厚度为300μm至500μm,上述第一基材层及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厚度为75μm至200μm,上述第二硬涂层的厚度为3μm至6μm,在140℃下放置2小时后的上述塑料层压体的拐角处产生0.3mm以内高度的卷曲(curl)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爱思开希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