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水产饲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1261.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锋;刘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远生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40/30;A23K10/30;A23K10/37;A23K10/22;A23K10/20;A23K20/174;A23K20/158;A23K20/163;A23K20/195;A23K20/20;A23K4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水产饲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稳定性水产饲料制备方法;它包括制作内核,包裹塑型层,涂覆包衣剂,形成包衣层,包裹吸水材料,形成增重层,包裹混合有泡腾剂的香味剂,形成外壳,所用材料均为常见物料,材料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外壳遇水发泡,快速崩解和脱离,并且快速散发香味引诱鱼类吞食;增重层快速吸水增重,引导饲料入水,便于底层鱼类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稳定性水产饲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的高稳定性饲料通常是指饲料颗粒外表具有包衣层,使得饲料入水后不会立刻吸水膨胀(普通饲料吸水后如不食用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使得饲料具有较长的可食用期限。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水产饲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1561724.8,其中记载:一种高稳定性水产饲料颗粒,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饲料芯层、缓释层和包衣层,所述包衣层由亲水轻质材料和疏水轻质材料构成,所述缓释层由谷朊粉构成,所述饲料芯层由饲料与适量双醛基纳米纤维素、丝胶蛋白溶液混合均质后,加入碳酸氢钠,雾化后喷入氯化钙,获得固形物,然后干燥获得。水产饲料颗粒具有三层结构,芯层采用丝胶蛋白和双醛基纳米纤维素做载体,密度比较低,不仅可以吸附更多活性成分,还有利于活性成分的缓慢释放;包衣层采用轻质材料组成,能阻隔水进入饲料芯层;缓释层对水分的渗透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制得饲料颗粒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
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三个弊端:第一,由于包衣层的存在,使得饲料颗粒浮水时间较长(如图1所示),现在大部分鱼塘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均会养殖栖息于上中下三层的鱼类,浮水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栖息在底层的鱼类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第二,现有技术的生产成本也较高,例如双醛基纳米纤维素价格为2元/克,而丝胶蛋白更是高达100元/克。第三包衣层无味,不利于吸引鱼类进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于饲料颗粒入水但不容易吸水膨胀且造价低廉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稳定性水产饲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内核,内核由于后续会被包衣层包裹,故其口感必须软糯或者松软,利于鱼类吞咽,不能对鱼类产生卡喉的危险;
步骤二,包裹塑型层,由于软糯的内核不利于压制成型,故需要采用稍硬质的壳体对内核进行容纳;
步骤三,涂覆包衣剂,形成包衣层,包衣层可控制崩解速度,从而在一定时间内防止饲料内核接触水分,延长食用期限;
步骤四,包裹吸水材料,形成增重层,在包衣剂尚未崩解前吸收一定量水分,增加饲料颗粒沉水速度;
步骤五,包裹混合有泡腾剂的香味剂,形成外壳,泡腾剂遇水发泡,大幅度增加香味散发效率,另外泡腾剂可以快速将外壳从增重层外表剥离,使得饲料入水后吸水材料可以较快遇水。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内核的制作方式为:
S11,称取玉米500份、豆粕200份、米糠90份、鱼粉70份、肉粉45份、水产动物用多种维生素1.5份、水产动物用矿物质11份、黏合剂7份、豆油4份和无菌水200份;
S12,将物料混合、造粒得到内核。
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包裹塑型层的方式为:
S21,将内核置于振动筛上以20次每分钟的频率进行振动;
S22,使用喷淋器对内核进行猪皮明胶液的喷淋,喷淋5分钟,喷淋频率为1分钟一次,一次10秒,每次的量为每平方米10毫升;
S23,干燥使得内核表面形成塑型层。
其中,所述步骤三中涂覆包衣剂,形成包衣层的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远生渔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远生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1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