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1510.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啟源;张榕文;李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霸王(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P1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5104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血虚 风燥型 脱发 外用 药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该药物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当归11~20%,制首乌21~39%,白首乌11~20%,灵芝11~20%,荆芥7~13%,防风4~8%,苦参2~4%,毛泡桐叶4~8%。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药物,具有养血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自植物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可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脂溢性脱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遗传、免疫调节,也涉及到体内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神经肽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的变化。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了,在治疗上也是处于经验探索阶段。西药治疗仅能减少毛发脱落,不能根治本病,且不良反应多,如美国FDA批准唯一用于临床的5a-还原酶抑制剂-保法止(非那雄胺),能降低血清和毛囊二氢睾酮水平,但其不良反应有轻度肝功能异常、性功能障碍、中重度抑郁、情绪紊乱、睡眠及饮食习惯异常等,停药后易复发,难以维持疗效。因此,寻找经济、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调节毛囊生长的天然中药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中药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药复方具有全方位、多环节和多靶点的优势。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出发,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标本兼治,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脱发病取得了一些进展。通常中医称脱发又为“蛀发癣、发蛀脱发”。中医学者认为,脱发或因先天肝肾不足,发失所养而落;或因素体血热,血热生风,瘀阻毛窍;或因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湿热内蕴,上蒸颠顶,侵蚀发根,气血不畅而致毛发脱落。血虚风燥型脱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为:毛发干枯,无光泽,脱落,指甲发脆变薄,皮肤干燥鳞屑、瘙痒,大便秘结,形体消瘦,口干舌燥,男子不育,女子少经、经闭、不孕,并伴有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等症。舌淡苔薄,脉濡细。证候分析为:血虚则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精血亏损失于滋养,以致少经、经闭、不孕、不育。风热郁结郁久则燥血,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鳞屑、瘙痒。日久则出现内燥,故大便秘结,口干舌燥。血虚风燥,发失所养,则毛发干枯、无光泽、脱发。现代药理对中医药治疗脱发做了大量的研究,治疗方法也分为内治与外治,内服药调理体内,外用则将药物制成酊剂涂抹于患处。较西药治疗而言,中医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用药更具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该外用药物具有养血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效果显著。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该药物由有效成分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当归11~20%,制首乌21~39%,白首乌11~20%,灵芝11~20%,荆芥7~13%,防风4~8%,苦参2~4%,毛泡桐叶4~8%。
上述药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当归15%,制首乌30%,白首乌15%,灵芝15%,荆芥10%,防风6%、苦参3%,毛泡桐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霸王(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霸王(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1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测试设备和测试车
- 下一篇:一种市政下水道水管接头箱